一、实时保护导致 SMB 写入慢的 3 大核心原因
要解决问题,需先理解实时保护如何影响 SMB 写入。Synology Antivirus Essential 的实时保护功能,会在文件通过 SMB 写入 NAS 时触发 “实时扫描”,这一过程占用 NAS 的 CPU、磁盘 I/O 资源,进而与 SMB 写入产生竞争,具体原因可归纳为 3 点:
原因分类 | 底层逻辑 | 典型表现 |
1. CPU 资源抢占 | 文件写入时,实时保护需调用 ClamAV 引擎(Antivirus Essential 核心)对文件进行病毒扫描,单文件扫描 CPU 占用率可达 30%-50%,多文件同时写入时 CPU 易满载(>90%),导致 SMB 写入线程被阻塞 | 写入时 NAS “资源监视器” 显示 CPU 占用飙升,SMB 写入速度随 CPU 占用升高而下降,甚至出现 “写入超时” |
2. 磁盘 I/O 双重负载 | SMB 写入需将文件数据写入 NAS 硬盘,而实时扫描需同时读取刚写入的文件数据进行检测,相当于硬盘需同时处理 “写入” 和 “读取” 双重任务,机械硬盘(HDD)因读写头切换延迟,I/O 瓶颈更明显 | HDD 机型写入大文件(如 20GB 视频)时,速度从 60MB/s 降至 20MB/s;SSD 机型因 I/O 性能强,下降幅度较小(80MB/s→50MB/s) |
3. 小文件扫描开销放大 | 实时扫描对 “文件数量” 更敏感,而非 “文件大小”—— 单个 1GB 大文件仅需 1 次扫描,1000 个 1MB 小文件需 1000 次扫描,每次扫描都需建立扫描线程、加载病毒库片段,导致 SMB 写入的 “等待时间” 大幅增加 | 传输 1000 张照片(单张 2MB)时,启用实时保护前需 5 分钟,启用后需 15 分钟,速度波动剧烈(20MB/s→5MB/s) |
二、前提步骤:确认问题归因于实时保护(避免误优化)
很多用户会将 “SMB 写入慢” 归咎于实时保护,但实际可能是网络、硬盘或后台服务问题。需通过以下 2 步验证,确保问题确实来自实时保护,避免盲目操作:
步骤 1:对比 “启用 / 关闭实时保护” 的 SMB 写入速度
- 测试 “启用实时保护” 的速度:
① 确保 Antivirus Essential 实时保护已开启(后续步骤会讲开启位置);
② 准备测试文件:1 个 10GB 大文件(如视频)、1 组 100 个 1MB 小文件(如照片);
③ 通过 SMB 将文件从电脑上传到 NAS:Windows 打开 “资源管理器”,输入NAS_IP共享文件夹(如
192.168.1.100WorkData),拖拽文件上传,记录平均写入速度(底部进度条显示 “x MB/s”)。
- 测试 “关闭实时保护” 的速度:
① 登录 Synology DSM→打开 “Antivirus Essential”(桌面图标,若未安装需在 “套件中心” 搜索安装);
② 点击左侧 “设置”→“实时扫描”,取消勾选 “启用实时扫描”,点击 “应用”(弹窗提示 “实时保护已关闭”,点击 “确定”);
③ 重复步骤 1-③,用相同文件测试 SMB 写入速度,记录平均速度。
- 判断标准:
若关闭实时保护后的速度比开启时提升 30% 以上(如从 30MB/s 升至 50MB/s),且 CPU、I/O 占用明显下降,说明问题确实来自实时保护;若速度无明显变化,需排查网络(如网线、交换机)或硬盘(如坏道、RAID 模式)问题。
步骤 2:排除其他高占用服务干扰
关闭实时保护后,若速度仍慢,需检查是否有其他服务占用资源:
- 进入 DSM “资源监视器”→查看 “CPU”“磁盘” 标签页;
- 若 CPU 占用>70%,关闭后台服务(如 Docker 容器、Cloud Sync 同步、视频转码);
- 若磁盘 I/O 占用>80%,停止其他写入任务(如 Time Machine 备份);
- 重新测试 SMB 写入速度,若恢复正常,说明是多服务资源竞争,需按后续优化方案分配资源。
三、5 大优化方案(按效果优先级排序,DSM 7.x 适用)
确认问题来自实时保护后,按 “效果从强到弱” 排序,提供 5 大优化方案,兼顾安全性与速度,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(推荐优先尝试方案 1-3):
方案 1:排除 “非敏感 SMB 共享文件夹” 的实时扫描(效果最直接)
实时保护默认扫描所有写入 NAS 的文件,若部分 SMB 共享文件夹存储非敏感数据(如普通办公文档、非执行文件),可将其排除在实时扫描外,彻底避免扫描对这些文件夹的 SMB 写入影响。
操作步骤:
- 打开 “Antivirus Essential”→左侧 “设置”→“实时扫描”;
- 确保 “启用实时扫描” 已勾选(不牺牲整体安全);
- 找到 “排除” 模块,点击 “添加”→选择 “共享文件夹”;
- 在弹出窗口中,勾选需排除的 SMB 共享文件夹(如 “WorkData”“PhotoBackup”,注意:不要排除存储可执行文件(.exe、.sh)或未知来源文件的文件夹,避免安全风险);
- 点击 “确定”→“应用”,弹窗提示 “排除列表已更新”,点击 “确定”。
效果说明:
排除后的文件夹,SMB 写入时不再触发实时扫描,速度可恢复到关闭实时保护的水平(如大文件从 30MB/s 升至 80MB/s);未排除的敏感文件夹(如 “Downloads”“Public”)仍受实时保护,兼顾安全。
方案 2:降低实时扫描的 CPU 资源优先级(减少抢占)
实时保护默认使用 “高优先级” CPU 资源,会优先抢占 SMB 写入的线程。可将其调整为 “低优先级”,让 SMB 写入获得更多 CPU 资源,尤其适合 CPU 性能较弱的 NAS(如 DS220j、DS420j)。
操作步骤:
- 进入 “Antivirus Essential”→“设置”→“高级设置”;
- 在 “扫描优先级” 下拉框中,将默认的 “高” 改为 “低”;
- 原理:低优先级意味着实时扫描仅在 CPU 空闲时(占用<50%)运行,SMB 写入时 CPU 优先处理写入任务,扫描任务暂时后台等待;
- (可选)勾选 “限制最大 CPU 使用率”,设置上限为 40%(根据 NAS CPU 核心数调整:双核设 30%-40%,四核设 40%-50%);
- 点击 “应用”,完成设置。
效果说明:
CPU 占用峰值从 90% 降至 50% 以下,SMB 写入速度波动减小(如小文件传输从 5MB/s→15MB/s),但扫描耗时会略有增加(10GB 文件扫描从 2 分钟变为 3 分钟,不影响写入体验)。
方案 3:优化 SMB 协议配置(提升写入效率)
实时保护导致 SMB 写入慢的同时,若 SMB 协议未优化,会加剧速度问题。通过调整 SMB 配置,减少协议层面的延迟,可辅助提升写入速度。
操作步骤:
- 登录 DSM→“控制面板”→“文件服务”→“SMB”;
- 点击 “高级设置”,进行以下配置:
① 启用 SMB 3.0:在 “SMB 版本” 中勾选 “SMB 2.0”“SMB 3.0”,取消 “SMB 1.0/CIFS”(SMB 3.0 支持多通道、并行写入,比 SMB 2.0 快 20%+);
② 启用写入缓存:勾选 “启用 SMB 写入缓存”(让 NAS 先将文件数据写入内存缓存,再异步写入硬盘,减少实时扫描对写入的阻塞);
③ 关闭符号链接:取消 “启用符号链接”(符号链接扫描会额外占用 CPU,非必要场景无需开启);
- 点击 “应用”,弹窗提示 “SMB 设置已更新”,点击 “确定”。
效果说明:
配合方案 1-2,SMB 写入速度可再提升 15%-20%(如大文件从 50MB/s 升至 60MB/s),尤其适合多文件并行写入场景。
方案 4:升级 NAS 硬件(解决资源瓶颈,长期方案)
若 NAS 硬件性能不足(如单核 CPU、2GB 内存、单 HDD),即使优化软件配置,实时保护仍会导致 SMB 写入慢。需针对性升级硬件,从根本解决资源瓶颈:
硬件类型 | 升级建议 | 效果说明 |
CPU / 内存 | 双核 CPU→四核 CPU(如 DS220j→DS224+);2GB 内存→4GB/8GB 内存(需选择 Synology 兼容内存,如 DDR4-2666) | 内存升级后,SMB 写入缓存容量增加,减少硬盘 I/O 次数;四核 CPU 可同时处理写入与扫描任务,CPU 占用降低 30% |
硬盘 | 机械硬盘(HDD)→固态硬盘(SSD);单盘→RAID 5(3 盘及以上) | SSD 的 I/O 速度是 HDD 的 3-5 倍,实时扫描的 “读写双重负载” 影响大幅降低;RAID 5 支持并行写入,提升整体磁盘性能 |
网卡 | 千兆网卡→万兆网卡(如通过 PCIe 扩展 E10G22-T1-CR) | 若 SMB 写入速度已达千兆上限(110MB/s),升级万兆网卡可突破瓶颈,配合实时保护优化,速度可达 200MB/s+ |
注意:硬件升级需参考 NAS 型号的兼容列表(Synology 官网 “产品规格” 页面可查),避免不兼容导致故障。
方案 5:替代策略:用 “定时扫描” 替代 “实时扫描”(速度优先场景)
若对 SMB 写入速度要求极高(如视频剪辑实时保存),且能接受 “非实时防护”,可关闭实时保护,改用 “定时扫描”,平衡速度与安全。
操作步骤:
- 关闭实时保护:进入 “Antivirus Essential”→“设置”→“实时扫描”,取消 “启用实时扫描”,点击 “应用”;
- 设置定时扫描:
① 点击左侧 “扫描任务”→“创建”→选择 “自定义扫描”;
② 选择扫描范围:勾选需保护的 SMB 共享文件夹(如 “Downloads”“Public”);
③ 设置扫描频率:选择 “每周”,时间设为非工作时段(如周日凌晨 2 点,避免影响 SMB 写入);
④ 勾选 “扫描完成后发送通知”(通过邮件 / DSM 消息提醒扫描结果,及时处理病毒文件);
- 点击 “确定”,定时扫描任务生效。
效果说明:
SMB 写入速度完全恢复(无实时扫描干扰),同时定时扫描可覆盖大部分安全需求,适合 “白天高频率写入、夜间低负载扫描” 的场景(如设计工作室、视频团队)。
四、效果验证:优化后的 SMB 写入速度测试
优化后需重新测试,确保速度达标,同时验证实时保护仍正常工作:
步骤 1:测试 SMB 写入速度
重复 “前提步骤 1” 的测试方法,用相同文件(10GB 大文件、100 个 1MB 小文件)测试 SMB 写入速度,对比优化前后的变化:
- 合格标准:大文件写入速度提升 30% 以上,小文件写入速度提升 50% 以上,且无明显卡顿;
- 示例:优化前大文件 30MB/s→优化后 60MB/s,小文件 5MB/s→12MB/s,符合预期。
步骤 2:验证实时保护有效性
- 下载一个 “无毒测试文件”(可从 Synology 官方获取,或用已知安全的文件),重命名为 “test_virus.exe”(模拟可疑文件);
- 通过 SMB 将该文件上传到 “未排除扫描的共享文件夹”(如 “Public”);
- 若实时保护已开启,Antivirus Essential 会弹出 “发现可疑文件” 提示(或在 “日志” 中显示 “扫描到潜在威胁”),说明实时保护仍正常工作。
五、关键注意事项:平衡安全与速度
优化过程中需注意以下 3 点,避免为了速度牺牲安全,或因过度防护导致速度问题复发:
- 谨慎选择排除扫描的文件夹:
仅排除 “非执行文件、内部生成文件” 的文件夹(如办公文档、照片),不要排除 “下载文件夹、公共文件夹、外部导入文件的文件夹”(这些文件夹易引入病毒文件),排除后需定期手动扫描(如每月 1 次)。
- 定时扫描不可替代实时保护(敏感数据场景):
若 NAS 存储财务数据、客户信息等敏感文件,不建议用定时扫描替代实时保护 —— 实时保护可即时拦截病毒写入,定时扫描存在 “病毒已写入但未被发现” 的窗口期,风险较高。
- 定期更新病毒库与 DSM 版本:
进入 “Antivirus Essential”→“设置”→“病毒库”,勾选 “自动更新病毒库”(建议每天更新);同时在 “控制面板→更新和还原” 中,保持 DSM 为最新版本(Synology 会修复实时保护与 SMB 的兼容性问题)。
六、常见问题解答(FAQ):解决优化中的高频疑问
1. 问:排除共享文件夹后,该文件夹若被传入病毒,实时保护会拦截吗?
答:不会 —— 排除的文件夹写入时不触发实时扫描,需通过 “定时扫描” 或 “手动扫描” 检测病毒。建议:
① 每月对排除文件夹执行 1 次手动扫描(“Antivirus Essential→扫描任务→立即扫描”);
② 若排除文件夹需接收外部文件(如客户传来的压缩包),可先上传到 “未排除的临时文件夹”,扫描无风险后再移动到排除文件夹。
2. 问:调整 SMB 3.0 后,Windows 7 电脑无法连接 NAS,怎么办?
答:Windows 7 默认不支持 SMB 3.0,需兼容配置:
① 登录 DSM→“控制面板→文件服务→SMB→高级设置”;
② 在 “SMB 版本” 中重新勾选 “SMB 1.0/CIFS”(仅为兼容 Windows 7,其他电脑仍用 SMB 3.0);
③ 点击 “应用”,Windows 7 电脑可正常连接,同时其他支持 SMB 3.0 的设备仍能享受高速写入。
3. 问:升级 SSD 后,实时保护对 SMB 写入的影响仍明显,是什么原因?
答:可能是 CPU 或内存瓶颈,解决步骤:
① 进入 “资源监视器”,查看写入时的 CPU 占用,若>80%,按方案 2 降低实时扫描优先级;
② 若内存占用>80%(如 4GB 内存用了 3.5GB),升级内存到 8GB,增加 SMB 写入缓存容量;
③ 若 CPU 为双核(如 DS220j),建议更换为四核机型(如 DS224+),从根本提升多任务处理能力。
总结
Synology 启用实时保护后 SMB 写入慢的核心是 “资源竞争”,通过 “排除非敏感文件夹、降低扫描优先级、优化 SMB 配置” 三大软件方案,可在不牺牲安全的前提下大幅提升速度;硬件升级或定时扫描则适合高速度需求场景。优化时需牢记 “安全优先”,避免过度排除扫描范围,同时定期验证速度与保护有效性。若按本文步骤操作后仍有问题,可参考 Synology 官方文档获取更多技术细节,或联系群晖技术支持提供 NAS 日志(“Antivirus Essential→日志→导出”)进一步排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