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企业存储运维中,Synology 高可用性(HA)集群通过 “主动 - 被动” 架构保障业务连续性,但当面临硬件老化需升级节点故障需替换机房搬迁等情况时,需将 HA 集群迁移到新 Synology NAS。而 DSM 7.0 对 HA 集群的迁移逻辑、数据同步机制进行了优化,若操作不当易引发 “集群状态异常”“数据同步失败”“业务中断超预期” 等问题。本文基于 Synology 官方技术指南,针对 DSM 7.0 及以上版本,全面讲解 HA 集群迁移的前提条件、多场景操作步骤与风险控制方法,帮助运维人员高效完成迁移。

一、迁移前必须明确:3 大核心认知与兼容性要求

HA 集群迁移并非简单的 “复制粘贴”,需先掌握 DSM 7.0 的迁移特性与硬性要求,规避基础错误:

1. DSM 7.0 HA 集群迁移的核心逻辑

DSM 7.0 优化了 HA 集群的 “状态同步” 与 “节点替换” 机制,迁移本质是 **“集群配置 + 业务数据” 的双重迁移 **,核心逻辑如下:
  • 配置迁移:包括集群 IP、服务端口、用户权限、共享文件夹设置等,通过 HA 套件的 “配置备份” 功能实现;
  • 数据迁移:根据存储架构分为两种方式 —— 共享存储架构(数据存储在外接存储,仅需迁移访问权限)、本地存储同步架构(需通过 “数据同步” 功能将主动节点数据复制到新节点);
  • 业务连续性保障:迁移过程可通过 “手动切换”“临时接管” 机制将业务中断时间控制在 30 秒内(需提前规划操作窗口)。

2. 迁移的 3 类典型场景

不同场景的迁移流程差异显著,需先明确自身需求,对应选择操作方案:
迁移场景
适用情况
核心目标
业务中断风险
替换被动节点
被动节点硬件故障、升级被动节点配置(如扩容内存)
保留主动节点业务,仅替换待命节点
极低(无需中断主动节点服务)
替换主动节点
主动节点硬件老化、需升级核心存储硬件
平滑切换业务到新节点,保留数据
中等(需手动切换,约 30 秒中断)
整体集群迁移
机房搬迁、新旧 NAS 整体替换(含主动 + 被动节点)
完整迁移集群配置与数据到新集群
较高(需解散旧集群,约 5-10 分钟中断)

3. 硬性兼容性要求(DSM 7.0 强制规范)

迁移成败的关键是 “新旧设备 / 环境的兼容性”,需逐一验证以下要求,任何一项不满足将导致迁移失败:

(1)硬件兼容性

  • 新 NAS 型号:需与原集群节点型号完全一致(如原集群为 DS2423+,新节点也必须是 DS2423+),不支持同系列不同型号;
  • 硬件配置:新 NAS 的 CPU、内存容量 / 频率、硬盘数量 / 容量 / RAID 类型、扩展卡(如万兆网卡)需与原节点完全匹配(例:原节点 16GB DDR4 ECC 内存,新节点不可用 8GB 非 ECC 内存);
  • 存储兼容性:若为本地存储架构,新 NAS 硬盘需支持 DSM 7.0 的 “快速同步” 功能(如 Synology HDD/SSD、希捷酷狼 IronWolf 等认证硬盘)。

(2)软件兼容性

  • DSM 版本:新 NAS 需安装与原集群完全一致的 DSM 版本(如均为 DSM 7.2.1-69057 Update 3),不可跨版本迁移;
  • HA 套件版本:新 NAS 需从 Package Center 安装同版本 “High Availability” 套件(如 2.6.0-0281),旧版本不支持 DSM 7.0 迁移逻辑;
  • 依赖套件:原集群中运行的业务套件(如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、iSCSI Manager)需在新 NAS 提前安装同版本,避免迁移后服务异常。

(3)网络兼容性

  • 网络架构:新 NAS 需接入原集群的 “业务网络” 与 “心跳网络”,网卡配置(如 VMXNET3 类型、IP 网段)与原节点一致;
  • 端口开放:新 NAS 需开放 HA 集群通信端口(TCP 5000/5001、UDP 5404/5405),防火墙规则与原节点保持一致;
  • 网络稳定性:心跳网络延迟≤1ms、丢包率≤0.1%(可通过ping 心跳IP -t命令测试),避免同步中断。

二、迁移前的 5 项核心准备:零数据丢失的关键

迁移前的准备工作直接决定迁移风险,需预留 1-2 小时完成以下操作:

1. 全量备份:双重备份保障数据安全

HA 集群迁移可能涉及节点格式化、配置重置,必须执行 “集群配置 + 业务数据” 双重备份:
  • 集群配置备份:登录原主动节点 DSM→「High Availability」→「管理」→「备份配置」,将配置文件保存到本地管理机(命名格式:HA_Config_20251015.dss);
  • 业务数据备份:通过「Hyper Backup」创建全量备份 —— 选择原集群存储池为 “备份源”,异地 NAS 或公有云为 “备份目标”,勾选 “启用数据完整性校验”,备份完成后验证恢复点可用性;
  • 被动节点数据清理:若迁移场景为 “替换被动节点”,需提前删除新 NAS 的本地存储数据(通过「存储管理器」格式化存储池),避免同步冲突。

2. 新 NAS 初始化:匹配原节点配置

新 NAS 需完成基础配置,确保与原集群节点 “环境一致”:
  1. 安装 DSM 系统:通过 Synology Assistant 为新 NAS 安装与原集群同版本的 DSM(避免在线升级导致版本差异);
  1. 配置网络:按原节点参数设置新 NAS 的业务 IP 与心跳 IP(例:业务 IP 192.168.1.12,心跳 IP 10.0.0.2),网关、DNS 与原节点一致;
  1. 安装套件:在「Package Center」搜索并安装 “High Availability” 套件及所有业务依赖套件,版本与原集群匹配;
  1. 关闭无关服务:禁用新 NAS 的 “QuickConnect”“自动更新” 功能,避免迁移中**扰。

3. 集群状态检查:确保原集群无异常

仅当原 HA 集群处于 “正常状态” 时才可启动迁移,检查步骤:
  1. 登录原主动节点→「High Availability」→「状态」,确认 “集群状态” 为 “正常”,“心跳连接” 为 “已建立”,无 “警告”“故障” 提示;
  1. 查看「存储管理器」,确认原集群存储池、LUN 状态均为 “正常”,无硬盘离线、RAID 降级情况;
  1. 检查业务服务:通过客户端访问集群虚拟 IP(VIP),验证文件共享、iSCSI 连接等服务可正常使用。

4. 工具与权限准备

  • 管理工具:准备安装最新版 Chrome/Edge 浏览器的管理机,关闭广告拦截插件(避免 DSM 界面加载异常);
  • 权限配置:确保登录 DSM 的账户为 “administrators” 组成员,拥有 “High Availability” 套件的 “管理员” 权限;
  • 物理环境:若为本地迁移,提前将新 NAS 接入交换机(业务网 + 心跳网),测试网线连通性(用测线仪检查 8 芯全通)。

5. 操作窗口规划

根据迁移场景规划业务中断窗口,提前通知用户:
  • 替换被动节点:无需中断业务,可在工作时间操作;
  • 替换主动节点:需 30 秒左右手动切换,建议选择非高峰期(如凌晨 2 点);
  • 整体集群迁移:需 5-10 分钟解散旧集群,建议选择周末或节假日。

三、分场景迁移步骤:DSM 7.0 实操指南

场景 1:替换被动节点(最常用,无业务中断)

适用于被动节点故障或硬件升级,核心是 “新增新节点→移除旧节点”:

步骤 1:将新 NAS 添加为临时节点

  1. 登录原主动节点 DSM→「High Availability」→「管理」→「添加节点」;
  1. 输入新 NAS 的 IP(如 192.168.1.12)、管理员用户名与密码,点击「连接」;
  1. 系统自动进行兼容性检测(约 1-2 分钟),若提示 “硬件匹配”“软件兼容”,点击「下一步」;
  1. 选择 “临时节点” 角色,配置心跳网络(选择新 NAS 的心跳网卡,输入心跳 IP 10.0.0.2),点击「完成」;
  1. 等待新节点同步原集群配置(约 5 分钟),同步完成后新节点状态显示为 “待命(临时)”。

步骤 2:替换旧被动节点

  1. 在「High Availability」→「节点管理」中,选中旧被动节点,点击「移除」;
  1. 系统提示 “移除后旧节点将退出集群”,确认无数据残留后点击「确认」(旧节点将自动重启);
  1. 选中新临时节点,点击「升级为被动节点」,系统开始同步原主动节点的数据(同步时间取决于数据量,10TB 约需 1 小时);
  1. 同步完成后,新节点状态变为 “被动节点”,原集群自动恢复 “主动 - 被动” 架构。

步骤 3:验证新被动节点状态

  1. 查看「High Availability」→「状态」,确认 “被动节点” 显示新 NAS 的 IP 与型号;
  1. 主动节点创建测试文件(如 “migrate_test.txt”),5 分钟后登录新被动节点,确认文件已同步到对应共享文件夹;
  1. 执行「心跳连接测试」,确保延迟≤1ms,无丢包。

场景 2:替换主动节点(需短暂业务中断)

适用于主动节点硬件升级,核心是 “手动切换业务→替换主动节点”:

步骤 1:将新 NAS 添加为被动节点

按 “场景 1” 的步骤 1-2,将新 NAS 添加为被动节点,完成配置与数据同步。

步骤 2:手动切换主动节点

  1. 确认新被动节点同步完成(状态为 “正常”),通知用户 “30 秒业务中断”;
  1. 登录原主动节点→「High Availability」→「管理」→「手动切换」;
  1. 勾选 “确认已备份数据”,点击「切换」,系统开始将业务切换到新被动节点(约 30 秒);
  1. 切换完成后,新 NAS 变为 “主动节点”,原主动节点变为 “被动节点”,集群 VIP 自动绑定到新主动节点。

步骤 3:移除旧主动节点

  1. 选中旧主动节点(现为被动节点),点击「移除」,按提示完成退出集群操作;
  1. 若旧节点需报废,执行「初始化」操作(「控制面板」→「更新与还原」→「初始化 DSM」)。

场景 3:整体集群迁移(新旧集群替换)

适用于机房搬迁或整体硬件升级,核心是 “解散旧集群→新建集群→迁移数据”:

步骤 1:解散旧集群

  1. 登录旧主动节点→「High Availability」→「管理」→「解散集群」;
  1. 勾选 “确认已备份所有数据”,点击「解散」(约 2 分钟,期间业务中断);
  1. 解散完成后,旧主动 / 被动节点变为独立 NAS,保留业务数据但集群配置清空。

步骤 2:新建集群(新 NAS)

  1. 登录新主动节点(新 NAS A)→「High Availability」→「创建集群」;
  1. 添加新被动节点(新 NAS B),完成兼容性检测与网络配置(参考 “场景 1” 步骤);
  1. 选择存储架构(共享存储 / 本地同步),设置集群 VIP(与旧集群相同,如 192.168.1.100),点击「创建」;
  1. 等待新集群初始化完成(约 10 分钟),状态显示为 “正常”。

步骤 3:迁移数据与配置

  1. 恢复集群配置:在新主动节点→「High Availability」→「管理」→「恢复配置」,导入之前备份的配置文件;
  1. 迁移业务数据:若为本地存储架构,通过「Hyper Backup」将旧 NAS 的数据恢复到新集群存储池;若为共享存储架构,直接将新集群连接到原共享存储(输入共享存储 IP 与认证信息);
  1. 验证服务:客户端通过原 VIP 访问新集群,测试文件读写、备份任务等功能是否正常。

四、迁移后必做:3 项验证与 2 项优化

迁移完成后需立即验证功能,避免隐藏问题:

1. 核心功能验证清单

验证项目
操作步骤
合格标准
集群状态
查看「High Availability」→「状态」
集群状态为 “正常”,心跳连接 “已建立”
数据完整性
对比新旧节点的文件数量、大小、修改时间
100% 一致,无缺失 / 损坏文件
业务连续性
执行手动切换,观察客户端连接状态
切换时间≤30 秒,客户端无需重新连接
服务可用性
测试 iSCSI、文件共享、备份任务等核心服务
服务可正常启动,功能无异常

2. 优化配置:提升迁移后集群稳定性

  • 启用自动同步:在「High Availability」→「设置」中,勾选 “实时同步节点配置”,确保后续配置修改自动同步;
  • 配置告警通知:添加 “集群状态告警”(如心跳中断、节点故障),通知方式设为 “邮件 + 短信”,确保异常及时发现。

五、高频问题与解决方案(迁移踩坑指南)

Q1:添加新节点时提示 “硬件不兼容”,怎么办?

  • 原因:新 NAS 型号与原节点不一致,或内存 / 硬盘配置不匹配;
  • 解决:
    1. 核对新 NAS 型号(需与原节点完全相同,如均为 RS822+);
    1. 检查新 NAS 的内存(容量、频率、是否为 ECC)、硬盘(数量、容量、RAID 类型),确保与原节点一致;
    1. 若为扩展卡不兼容,移除新 NAS 的非认证扩展卡(如第三方网卡)。

Q2:数据同步时进度卡住不动,如何处理?

  • 原因:网络带宽不足、硬盘 IO 繁忙、文件锁定;
  • 解决:
    1. 检查心跳网络带宽(需≥1Gbps),关闭其他占用带宽的服务;
    1. 登录原主动节点→「资源监视器」,确认硬盘 IO 使用率≤80%(若过高,暂停非核心业务);
    1. 查找被锁定的文件(通过「文件服务」→「打开文件」),关闭对应的客户端进程,重启同步任务。

Q3:迁移后集群 VIP 无法访问,怎么办?

  • 原因:VIP 被占用、网络配置错误、防火墙拦截;
  • 解决:
    1. 在管理机执行ping 集群VIP,若提示 “请求超时”,检查 VIP 是否被其他设备占用(通过 ARP 扫描工具查询);
    1. 确认新主动节点的业务 IP 与 VIP 在同一网段(如均为 192.168.1.x);
    1. 关闭新 NAS 的防火墙(或添加允许 VIP 访问的规则),重启 “High Availability” 套件。

Q4:手动切换后业务服务无法启动,如何恢复?

  • 原因:依赖套件未安装、配置文件损坏;
  • 解决:
    1. 登录新主动节点→「Package Center」,确认所有业务套件(如 iSCSI Manager)已安装且版本正确;
    1. 恢复集群配置(导入迁移前备份的配置文件);
    1. 若仍失败,重启新主动节点,通过「日志中心」查看服务启动失败原因(过滤关键词 “HA Service”)。

六、总结:DSM 7.0 HA 集群迁移的核心原则

DSM 7.0 HA 集群迁移的成功关键在于 “兼容性优先、备份先行、分步操作”:
  1. 硬件 / 软件 / 网络必须 “三兼容”,任何差异都可能导致迁移失败;
  1. 迁移前必须完成 “配置 + 数据” 双重备份,这是回滚的唯一保障;
  1. 优先选择 “替换被动节点” 场景(无业务中断),避免不必要的集群解散;
  1. 迁移后需验证 “集群状态、数据完整性、业务可用性” 三大核心指标,确保高可用架构有效。
对于企业而言,HA 集群迁移是存储运维的重要环节,既需严格遵循 Synology 官方规范,也需结合自身业务场景灵活调整(如选择操作窗口、优化同步带宽)。通过本文的步骤与方法,可将迁移风险降至最低,保障业务连续性。
DSM 7.0 高可用性集群迁移指南:迁移到新 NAS 的完整步骤与注意事项

新闻中心

联系我们

技术支持

  • ·

    Synology Drive 我...

  • ·

    Synology Drive 与...

  • ·

    Synology Drive 内...

  • ·

    Synology Drive 同...

  • ·

    Synology删除文件后存储空...

  • ·

    Synology DSM 检查系...

  • ·

    Synology Drive能当...

  • ·

    Synology Docker容...

相关文章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尚品园             1号楼225

北京群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

微信咨询

新闻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