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ynology 快照备份到其他存储设备完整指南:方法拆解 + 操作落地
在使用 Synology(群晖)NAS 时,快照是保护本地数据的核心手段 —— 通过 “块级备份” 快速生成数据副本,应对误删、勒索病毒等风险。但仅将快照存储在源 NAS 中,若源 NAS 遭遇物理损坏(如硬盘全损、设备故障),快照也会丢失,此时 “将 Synology 快照备份到其他存储设备” 就成为构建多层级灾备体系的关键。实际上,通过 Synology 官方工具(Snapshot Replication、Hyper Backup),完全可以实现将 Synology 快照备份到其他存储设备,包括另一台 Synology NAS、第三方存储服务器、云存储等。本文基于 Synology 官方技术文档,分场景拆解备份方法、详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,帮你高效完成快照的跨设备备份。
一、核心前提:明确 Synology 快照可备份的 3 类存储设备
在启动备份前,需先明确哪些存储设备支持接收 Synology 快照,避免因兼容性问题导致操作失败,具体可分为以下 3 类:
存储设备类型 | 典型示例 | 核心支持工具 | 兼容性要求 |
Synology 旗下其他 NAS 设备 | 另一台 DS 系列 NAS(如 DS923+)、RS 系列企业级 NAS | Snapshot Replication(优先)、Hyper Backup | 需安装 Snapshot Replication 3.0 及以上版本,网络互通 |
第三方兼容存储设备 | QNAP NAS、Windows 文件服务器、Linux 存储服务器 | Hyper Backup | 支持 SMB/CIFS、NFS 协议,或 iSCSI 目标(针对 LUN 快照) |
云存储服务 | Synology C2 Backup、AWS S3、阿里云 OSS | Hyper Backup | 支持 S3 兼容协议,或 Synology 官方合作云服务 |
关键提醒:本地外接存储(如 USB 硬盘、eSATA 存储)暂不支持直接备份 “快照文件”,仅能通过 Hyper Backup 将快照对应的 “文件数据” 备份到外接存储,需注意区分 “快照备份” 与 “文件备份” 的差异。
二、方法 1:用 Snapshot Replication—— 备份到另一台 Synology NAS(最稳定,推荐)
此方法是 Synology 官方推荐的 “快照跨设备备份方案”,适用于拥有多台 Synology NAS 的用户,优势是兼容性强、备份效率高(支持增量同步),步骤如下:
准备工作(备份前必做)
- 源 NAS 与目标 NAS 均安装Snapshot Replication(打开 DSM 套件中心,搜索并安装,确保版本一致,避免兼容性问题);
- 确保两台 NAS 处于同一局域网(或通过 VPN 实现异地互通),测试网络连通性:在源 NAS「终端机」中输入ping 目标NAS IP(如ping 192.168.1.200),能正常接收数据包说明连通;
- 目标 NAS 需创建足够容量的 “存储池 / 卷”:进入目标 NAS「存储管理器」,确认卷的可用空间≥源 NAS 待备份快照的总大小(建议预留 20% 冗余空间,应对增量备份)。
详细操作步骤(源 NAS 端操作)
步骤 1:创建 “复制任务”,选择备份类型
- 登录源 NAS 的 DSM 管理界面,打开「Snapshot Replication」应用,点击左侧菜单栏「复制」;
- 点击页面上方「创建」按钮,在下拉菜单中选择「复制任务」(若备份 LUN 快照,选择「LUN 复制任务」,流程类似);
- 弹出 “复制任务向导”,选择 “复制类型” 为「快照复制」(区别于 “实时复制”,快照复制按周期同步,更节省带宽),点击「下一步」。
步骤 2:选择源快照(待备份的本地快照)
- 在 “源” 页面,选择 “共享文件夹” 或 “LUN”(根据你要备份的快照类型选择):
- 若备份共享文件夹快照:勾选需要备份的共享文件夹(如 “Photo”“Document”),下方会显示该文件夹已有的快照列表;
- 若备份 LUN 快照:选择对应的 iSCSI LUN,确保 LUN 已创建快照;
- 点击「下一步」,进入 “目标” 配置页面。
步骤 3:添加目标 Synology NAS,验证权限
- 在 “目标” 页面,点击「添加伙伴服务器」,输入目标 NAS 的IP 地址(或 QuickConnect ID,异地备份推荐用 QuickConnect);
- 输入目标 NAS 的管理员账号(如 “admin”)和登录密码,点击「测试连接」—— 若提示 “连接成功”,说明权限验证通过;
- 选择目标 NAS 的 “存储位置”:从下拉菜单中选择目标 NAS 的卷(如 “volume1”),系统会自动创建用于存储快照的文件夹,点击「下一步」。
步骤 4:设置备份规则(同步频率 + 保留策略)
- “复制规则” 页面是核心配置,需根据需求设置:
- 「同步频率」:选择快照同步周期(如 “每天”“每周”,或自定义时间点,如每天凌晨 3 点),建议根据数据更新频率设置(数据更新频繁则频率高);
- 「保留策略」:设置目标 NAS 保留的快照数量(如 “保留最近 10 个快照”),避免快照过多占用空间,超过数量后系统会自动删除最旧快照;
- 「启用压缩」:勾选后可减少备份数据体积,节省目标 NAS 空间(轻微增加 CPU 负载,可忽略);
- 点击「下一步」,进入 “摘要” 页面。
步骤 5:确认任务信息,启动备份
- 在 “摘要” 页面,核对 “源 NAS”“目标 NAS”“同步频率”“保留策略” 等信息,确认无误后点击「应用」;
- 任务创建完成后,返回「复制」页面,找到刚创建的任务,点击「操作→同步」,选择「立即执行同步」;
- 观察任务状态:同步过程中显示 “同步中”,进度条完成后变为 “正常”,说明 Synology 快照已成功备份到目标 NAS;
- 验证备份:登录目标 NAS,打开「Snapshot Replication→复制」,能看到来自源 NAS 的快照任务,点击「快照」可查看已同步的快照列表,确认备份有效。
三、方法 2:用 Hyper Backup—— 备份到第三方存储设备(灵活,支持多品牌)
若目标存储是第三方设备(如 QNAP NAS、Windows 文件服务器),需用Hyper Backup工具,通过 SMB/NFS 协议实现快照备份,步骤如下:
准备工作
- 源 NAS 安装Hyper Backup(套件中心搜索安装);
- 目标第三方存储开启对应协议:
- 若为 Windows 文件服务器:开启「SMB 服务」(控制面板→网络和共享中心→高级共享设置,勾选 “启用文件和打印机共享”);
- 若为第三方 NAS(如 QNAP):进入「控制台→网络服务→Win/Mac/NFS」,启用 SMB 或 NFS 协议;
- 目标存储创建 “备份共享文件夹”:如在 Windows 服务器中创建 “Synology_Snapshot_Backup” 文件夹,设置权限为 “读写”(确保源 NAS 账号能访问)。
详细操作步骤(源 NAS 端操作)
步骤 1:新建 “备份任务”,选择目标存储类型
- 登录源 NAS,打开「Hyper Backup」,点击左侧「+」号,选择「新建备份任务」;
- 在 “备份目的地” 页面,选择目标存储对应的协议:
- 第三方 NAS/Windows 服务器:选择「文件服务器」→「SMB/CIFS」(或「NFS」,根据目标存储开启的协议选择);
- 第三方存储服务器(如 Linux):若开启 NFS,选择「NFS」,点击「下一步」。
步骤 2:配置目标存储连接信息
- 输入目标存储的IP 地址(如 Windows 服务器 IP:192.168.1.201);
- 输入 “共享文件夹名称”(如 Windows 服务器中创建的 “Synology_Snapshot_Backup”),若共享文件夹有子路径,需填写完整路径(如 “Synology_Snapshot_Backup/2024”);
- 输入目标存储的账号(如 Windows 管理员账号 “Administrator”)和密码,点击「测试连接」—— 提示 “连接成功” 后点击「下一步」。
步骤 3:选择 “快照” 作为备份源
- 在 “备份源” 页面,勾选「快照」选项(区别于 “文件” 备份,快照备份直接同步块级数据,效率更高);
- 展开 “共享文件夹” 或 “LUN” 列表,勾选需要备份的快照对应的源(如 “共享文件夹→Photo”),系统会自动识别该源已有的快照,点击「下一步」。
步骤 4:设置备份选项(加密 + 压缩 + 计划)
- “备份设置” 页面,重点配置 3 项:
- 「启用备份加密」:强烈勾选,设置加密密码(需牢记,恢复时需输入),防止第三方存储泄露数据;
- 「启用压缩」:勾选后减少备份体积,默认选择 “lz4” 压缩算法,兼顾效率与压缩率;
- 「备份计划」:设置自动备份周期(如每周一、三、五凌晨 2 点),避免手动操作遗漏;
- 点击「下一步」,设置 “保留策略”(如保留最近 8 个备份版本),点击「应用」。
步骤 5:执行备份并验证
- 任务创建后,点击「立即备份」,查看备份进度(在「Hyper Backup→任务」页面,进度条显示完成百分比);
- 备份完成后,登录目标第三方存储,进入 “Synology_Snapshot_Backup” 文件夹,能看到以 “snapshot_” 开头的备份文件,说明备份成功;
- 恢复测试:在源 NAS「Hyper Backup」中,右键点击任务,选择「恢复」,能正常识别备份的快照并选择恢复路径,说明备份有效。
四、方法 3:用 Hyper Backup—— 备份到云存储(异地灾备,防物理损坏)
若需实现 “异地灾备”(如源 NAS 所在地区遭遇自然灾害),可将 Synology 快照备份到云存储,推荐用 Synology 官方云服务Synology C2 Backup,兼容性最佳,步骤如下:
准备工作
- 源 NAS 安装Hyper Backup和Synology C2 Backup套件(套件中心搜索安装);
- 注册 Synology C2 账户(访问https://c2.synology.cn,用 Synology 账户登录,若未注册需先创建);
- 在 C2 控制台创建 “备份任务”:进入「C2 Backup→创建任务」,选择 “NAS 快照备份”,记录任务 ID(后续源 NAS 配置需用到)。
详细操作步骤(源 NAS 端操作)
步骤 1:新建 C2 备份任务,关联账户
- 登录源 NAS,打开「Hyper Backup」,点击「+→新建备份任务」;
- 在 “备份目的地” 选择「Synology C2 Backup」,点击「下一步」;
- 输入 Synology C2 账户的 “邮箱” 和 “密码”,点击「登录」,系统会自动加载你在 C2 控制台创建的备份任务,选择对应任务,点击「下一步」。
步骤 2:选择待备份的快照源
- 在 “备份源” 页面,勾选「快照」,选择需要备份的 “共享文件夹” 或 “LUN”(如 “Document” 共享文件夹的快照);
- 点击「下一步」,设置 “备份计划”(如每天凌晨 1 点,避开业务高峰期)。
步骤 3:启用加密与保留策略
- 勾选「启用客户端加密」(C2 备份默认支持传输加密,客户端加密可进一步保障数据安全),设置加密密码并记录(建议存储在密码管理器中);
- 配置 “保留策略”:如 “保留最近 12 个月度备份 + 最近 30 个每日备份”,点击「应用」。
步骤 4:执行备份并查看 C2 控制台
- 点击「立即备份」,源 NAS 开始将快照上传至 C2 云存储;
- 登录 Synology C2 控制台,进入「备份任务→进度」,能实时查看上传进度;
- 上传完成后,在 C2 控制台「备份内容」中可查看已备份的快照列表,实现 “Synology 快照云备份”。
五、3 种备份方法的对比:选对方法适配场景
为帮助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方法,以下是 3 种方法的核心差异对比:
对比维度 | 方法 1:Snapshot Replication(Synology NAS 间) | 方法 2:Hyper Backup(第三方存储) | 方法 3:Hyper Backup(云存储) |
核心工具 | Snapshot Replication | Hyper Backup | Hyper Backup + Synology C2 |
适用存储 | 仅 Synology NAS | 第三方 NAS、Windows/Linux 存储服务器 | Synology C2、AWS S3 等云存储 |
备份效率 | 高(块级增量同步,仅传变化数据) | 中(依赖协议,增量同步支持有限) | 低(受带宽影响,适合小快照) |
优势 | 兼容性强、无额外成本、支持故障转移 | 灵活,适配多品牌存储 | 异地灾备,防物理损坏 |
劣势 | 仅限 Synology 设备,需多台 NAS | 协议配置复杂,易因权限出错 | 依赖网络带宽,长期有云存储成本 |
推荐场景 | 企业 / 家庭多 Synology NAS,本地 / 异地局域网备份 | 混合品牌存储环境,本地服务器备份 | 个人 / 中小企业异地灾备,无额外硬件 |
六、备份过程中的 5 个关键注意事项(避免踩坑)
- 确认存储兼容性:第三方存储需开启 SMB/NFS 协议,云存储需支持 S3 兼容协议,否则无法识别快照;可在 Synology 官网 “兼容性列表”(https://www.synology.com/zh-cn/compatibility)查询具体设备是否支持;
- 优先选择增量备份:无论是哪种方法,均建议启用 “增量备份”(默认开启),避免每次全量备份占用过多带宽和存储;
- 备份后必做 “恢复测试”:备份完成后,需至少执行 1 次 “恢复测试”(如从目标存储恢复 1 个旧快照到源 NAS 的测试文件夹),确认备份数据可正常使用,避免 “备份成功但无法恢复” 的无效备份;
- 保护加密密码:启用备份加密后,密码丢失将无法恢复数据,需用密码管理器(如 Bitwarden)存储,或打印后离线保存;
- 监控备份状态:在源 NAS「Snapshot Replication」或「Hyper Backup」中,开启 “备份失败通知”(进入「设置→通知」,勾选 “任务失败时发送邮件 / 短信”),及时发现备份异常。
七、常见问题 FAQ:解答用户高频疑问
Q1:将 Synology 快照备份到其他存储设备后,如何从目标设备恢复快照到源 NAS?
A1:分方法恢复:
- 若用 Snapshot Replication 备份到另一台 Synology NAS:在源 NAS「Snapshot Replication→复制」中,右键点击目标任务,选择「恢复」,选择需要恢复的快照版本和目标路径,点击「确定」;
- 若用 Hyper Backup 备份到第三方 / 云存储:在源 NAS「Hyper Backup」中,右键点击备份任务,选择「恢复」,勾选 “恢复快照”,选择备份版本和源路径,完成恢复。
Q2:快照备份与普通文件备份有什么区别?哪种更适合我?
A2:核心区别在 “备份粒度” 和 “效率”:
- 快照备份:块级备份,仅备份数据变化的块,效率高、恢复快,适合备份整个共享文件夹 / LUN,适合灾备场景;
- 普通文件备份:文件级备份,按文件单位备份,可选择性备份单个文件,适合日常小文件备份;
- 建议:重要数据用 “快照备份” 做灾备,日常办公文件用 “普通文件备份” 做便捷恢复。
Q3:异地备份 Synology 快照时,带宽不足怎么办?
A3:3 个优化方案:
- 选择 “非高峰时段备份”:如凌晨 2-6 点,避开带宽使用高峰;
- 启用 “压缩备份”:在任务设置中勾选 “启用压缩”,减少数据传输量;
- 先用本地备份到移动硬盘,再异地导入:若带宽极差,可先将快照备份到本地 USB 硬盘,再将硬盘寄到异地,导入目标存储(适合超大数据量的异地备份)。
Q4:目标存储的快照可以删除吗?删除后会影响源 NAS 的快照吗?
A4:可以删除,且不影响源 NAS 快照:
- 目标存储的快照是 “副本”,删除后仅目标端数据消失,源 NAS 的本地快照不受任何影响;
- 建议按 “保留策略” 自动删除旧快照,避免目标存储空间溢出,无需手动频繁删除。
总结:按存储设备类型选对方法,构建多层快照备份体系
“Synology 快照能备份到其他存储设备” 的答案是肯定的,关键在于根据目标存储类型选择合适工具:多台 Synology NAS 用 Snapshot Replication,混合品牌存储用 Hyper Backup,异地灾备用云存储备份。通过本文的步骤操作,可实现快照的跨设备备份,进一步降低数据丢失风险。建议用户结合 “本地快照 + 异地快照备份” 的模式,构建 “双层灾备”,确保数据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全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