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识别前的 2 个核心准备:避免误操作与信息缺失
在开始识别前,需先明确 2 个基础信息,这能大幅提升识别效率,同时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数据风险:
1. 了解 NAS 的物理硬盘插槽布局(关键参考)
Synology NAS 的物理硬盘插槽均有明确编号(如 “1、2、3、4”),编号位置通常在 2 处:
- 插槽旁标识:多数机型(如 DS423+、DS923+)的硬盘插槽外侧或内侧,会贴有数字标签(1~n,n 为盘位数);
- 用户手册标注:若插槽无标识,可查看 NAS 用户手册的 “硬件布局” 章节,确认每个插槽的编号(如 “靠近电源的插槽为 1 号”)。
核心作用:后续所有识别方法,最终都需通过 “插槽编号” 关联物理硬盘,提前确认编号位置能避免后续反复拆机查看。
2. 备份关键数据(预防意外)
虽然识别硬盘本身不修改数据,但操作中若误拔硬盘(尤其是存储池中的硬盘),可能导致存储池降级,因此:
- 若 NAS 正在运行重要任务(如备份、文件同步),先暂停任务;
- 若需物理接触硬盘(如观察指示灯),确保双手释放静电(触摸金属物体),避免静电损坏硬件;
- 无需备份全量数据,仅需确认核心文件(如财务数据)已备份,降低风险。
二、方法 1:DSM 存储管理器(图形化,新手首选)
DSM 的 “存储管理器” 是官方推荐的最直观识别工具,无需复杂操作,通过界面即可直接查看 “物理插槽 - 设备号 - 硬盘型号” 的对应关系,适合 90% 以上的用户。
适用场景:
- 需快速确认 “故障硬盘对应的物理插槽”(如 DSM 提示 /dev/sdb 错误);
- DSM 7.x/6.x 版本通用(步骤略有差异,下文以 7.x 为例,6.x 差异单独标注)。
详细步骤:
- 登录 DSM 系统:打开浏览器,输入 NAS 的 IP 地址(如 192.168.1.100),输入管理员账号密码;
- 打开存储管理器:
- DSM 7.x:点击桌面「存储管理器」图标,或通过「开始」→「系统工具」→「存储管理器」进入;
- DSM 6.x:点击顶部菜单栏「存储管理器」,直接进入;
- 查看 “硬盘” 页面:
列名 | 含义与作用 | 识别核心依据 |
插槽 | 物理硬盘插槽编号(如 “1、2”),与 NAS 上的编号一致 | 直接关联物理硬盘位置 |
设备名 | 系统分配的设备号(如 “/dev/sda、/dev/sdb”) | 排查日志错误时,对应此设备号 |
型号 | 硬盘的品牌型号(如 “Seagate IronWolf ST8000NM0055”) | 区分不同品牌 / 容量的硬盘,避免混淆 |
状态 | 硬盘健康状态(如 “良好、警告、故障”) | 快速定位故障硬盘,关联物理插槽 |
- 精准对应关系:
- 例如:列表中 “插槽 1” 对应 “设备名 /dev/sda”“型号 Seagate 8TB”,说明 NAS 的 1 号物理插槽插入的是这块 Seagate 8TB 硬盘,系统识别为 /dev/sda;
- 若需查看更多细节(如硬盘序列号、SMART 信息),点击对应硬盘行的「详情」,即可看到完整信息,进一步确认硬盘身份。
DSM 6.x 版本差异:
- 「硬盘」页面入口:DSM 6.x 需先点击顶部「硬盘」标签页,再查看列表;
- 设备名显示:DSM 6.x 中 “设备名” 列默认隐藏,需右键点击列表表头→勾选 “设备名”,才能显示 /dev/sda 等信息。
三、方法 2:硬盘 LED 指示灯(物理定位,快速排查)
Synology NAS 的每块硬盘均配有独立 LED 指示灯,通过指示灯的 “状态 + 闪烁模式”,可快速定位物理硬盘(尤其适合 “故障硬盘定位”“新硬盘识别” 场景),无需登录 DSM 系统。
适用场景:
- NAS 无显示器或无法登录 DSM(如系统故障),需物理定位硬盘;
- 更换故障硬盘时,快速找到 DSM 提示的 “故障硬盘” 对应的物理插槽;
- 确认新插入的硬盘是否被正确识别(指示灯状态变化)。
步骤与指示灯含义:
- 观察 LED 指示灯位置:
- 多数 Synology NAS 的硬盘插槽旁配有 2 个 LED 灯(部分迷你机型为 1 个):
- 「状态灯」(通常为蓝色 / 绿色):显示硬盘是否被识别、是否在读写;
- 通过指示灯状态识别硬盘:
指示灯组合(状态灯 + 错误灯) | 含义 | 识别用途 |
状态灯常亮(蓝 / 绿),错误灯灭 | 硬盘已被识别,无读写操作 | 确认正常硬盘的物理位置,对应插槽编号 |
状态灯闪烁(蓝 / 绿),错误灯灭 | 硬盘正在读写数据(如复制文件、备份) | 定位当前活跃的硬盘(如排查哪块硬盘在高负载) |
错误灯常亮(红),状态灯灭 | 硬盘故障(如坏道、离线) | 快速找到 DSM 提示的 “故障硬盘”,对应插槽编号 |
状态灯与错误灯交替闪烁 | 硬盘正在被识别(如刚插入新硬盘) | 确认新硬盘是否在被 DSM 检测,避免过早操作 |
双灯均灭 | 硬盘未通电或未被识别(如接触不良) | 定位未被识别的硬盘,检查线缆或插槽 |
- 关联 DSM 信息:
- 若 DSM 提示 “/dev/sdb 故障”,观察 NAS 物理插槽的错误灯,哪个插槽的红色错误灯常亮,即为 /dev/sdb 对应的物理硬盘;
- 若插入新硬盘后,某插槽的状态灯开始闪烁,说明该插槽的硬盘正在被识别,后续可在 DSM 的「硬盘」页面确认其设备号。
四、方法 3:SSH 命令行(进阶,精准识别)
对于有技术基础的用户,通过 SSH 命令行可获取更详细的硬盘信息(如序列号、接口类型),尤其适合 “批量识别多块硬盘”“排查隐性硬件问题” 场景,能精准对应 “设备号 - 物理硬盘”。
适用场景:
- 进阶用户,需批量导出硬盘信息(如 16 盘位 NAS 的硬盘清单);
- DSM 图形化界面无法显示设备号(如系统 bug),需通过命令行确认;
- 需查看硬盘的底层信息(如序列号、固件版本),辅助排查兼容性问题。
详细步骤:
- 开启 DSM 的 SSH 功能:
- 登录 DSM→进入「控制面板」→「终端机和 SNMP」;
- 勾选 “启动 SSH 功能”,设置 SSH 端口(默认 22,可自定义,如 2222);
- 连接 NAS 的 SSH 终端:
- 电脑端打开 SSH 工具(如 PuTTY、FinalShell、Windows 终端);
- 输入 DSM 管理员账号和密码(密码输入时不显示,输入完成按回车即可),成功登录 NAS 的命令行界面;
- 执行命令识别硬盘:
推荐 3 个核心命令,按 “从简到详” 选择使用:
输入:synodisk --list
示例输出:
Disk 0: /dev/sda (Slot: 1, Model: Seagate IronWolf ST8000NM0055, Status: Normal)Disk 1: /dev/sdb (Slot: 2, Model: Western Digital Red Pro WD8003FFBX, Status: Normal)Disk 2: /dev/sdc (Slot: 3, Model: Toshiba MG08ACA16TE, Status: Warning)
解读:直接显示 “设备号(/dev/sda)- 插槽(1)- 型号 - 状态” 的对应关系,无需额外关联,是最精准的命令。
若需确认硬盘序列号(如售后保修),输入:hdparm -i /dev/sda(将 /dev/sda 替换为目标设备号)
示例输出:
/dev/sda:Model=Seagate IronWolf, FwRev=SN04, SerialNo=ZDH12345Config={ HardSect NotMFM HdSw>15uSec Fixed DTR>10Mbs }
解读:可获取硬盘的序列号(SerialNo)、固件版本(FwRev),与物理硬盘标签上的序列号对比,进一步确认对应关系。
若多块硬盘型号相同(如均为 8TB),通过容量区分,输入:lsblk
示例输出:
NAME MAJ: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sda 8:0 0 7.3T 0 disk└─md0 9:0 0 14.6T 0 raid5 /volume1sdb 8:16 0 7.3T 0 disk└─md0 9:0 0 14.6T 0 raid5 /volume1sdc 8:32 0 14.6T 0 disk└─md1 9:1 0 14.6T 0 raid1 /volume2
解读:通过 SIZE(容量)区分硬盘,如 sdc 容量为 14.6T,对应物理插槽中 16TB 的硬盘(实际显示为 14.6T,因二进制换算),可关联到具体插槽。
五、方法 4:扩展柜硬盘识别(特殊场景,多设备联动)
若 NAS 外接了 Synology 扩展柜(如 DX1217+、DX517),需通过 “扩展柜编号 + NAS 关联” 识别硬盘,避免混淆 NAS 本体与扩展柜的硬盘。
适用场景:
- NAS 外接 1 个或多个扩展柜,需区分 “本体硬盘” 与 “扩展柜硬盘”;
- 扩展柜中的硬盘报错,需定位其在扩展柜中的物理插槽。
详细步骤:
- 确认扩展柜编号:
- 登录 DSM→进入「存储管理器」→「外部设备」→「扩展柜」;
- 列表中会显示扩展柜的 “编号”(如 “Expansion Unit 1”)、型号(如 “DX1217+”)及连接方式(如 “eSATA”);
- 查看扩展柜硬盘与 NAS 的关联:
- 进入「存储管理器」→「硬盘」页面,列表中 “插槽” 列会显示 “扩展柜编号 - 扩展柜插槽号”,如 “Expansion Unit 1 - Slot 5”;
- 设备号(如 /dev/sdd)会对应到 “Expansion Unit 1 的 5 号插槽”,说明该设备号的硬盘位于 1 号扩展柜的 5 号物理插槽;
- 物理定位扩展柜硬盘:
- 扩展柜的硬盘插槽编号规则与 NAS 本体一致(通常从 1 开始),找到扩展柜上的 “5 号插槽”,即为 /dev/sdd 对应的物理硬盘;
- 若扩展柜硬盘报错,其错误灯(红色)会常亮,结合 DSM 中的 “扩展柜 - 插槽” 信息,可快速定位。
六、常见问题 FAQ(解决识别中的高频困惑)
Q1:DSM 中 “设备号 /dev/sda” 会随硬盘插拔变化吗?比如拔插后 /dev/sda 变成 /dev/sdb?
答:可能会变化。设备号(/dev/sda/sdb)是系统按 “硬盘识别顺序” 分配的,若拔插硬盘或重启 NAS,识别顺序可能改变,导致设备号变化。因此:
- 长期关联建议用 “插槽编号” 或 “硬盘序列号”,而非设备号;
- 排查故障时,优先通过 DSM「硬盘」页面的 “插槽 - 设备号” 对应关系,而非记忆固定设备号。
Q2:物理硬盘插槽没有编号,怎么确认哪个是 1 号插槽?
答:通过 2 种方法确认:
- 查看用户手册:登录 Synology 官网→「产品中心」→输入 NAS 型号→下载 “硬件安装指南”,手册中会标注插槽编号(如 “靠近前面板左侧的为 1 号插槽”);
- 通过指示灯测试:在 DSM「硬盘」页面,找到 “插槽 1” 对应的硬盘,手动读写该硬盘(如复制一个大文件),观察哪块物理硬盘的状态灯开始闪烁,即为 1 号插槽。
Q3:SSH 命令 “synodisk --list” 执行后报错 “command not found”,怎么办?
答:多因 DSM 版本过低或命令输入错误:
- 确认 DSM 版本:需 DSM 6.2 及以上版本支持synodisk命令,若为旧版本,升级至 DSM 7.x 即可;
- 检查命令输入:确保无拼写错误(如 “synodisk” 而非 “synodisks”),若仍报错,改用ls /dev/sd*查看设备号,再结合 DSM「硬盘」页面关联插槽。
Q4:新插入的硬盘在 DSM 中不显示,怎么通过指示灯判断是否被识别?
答:观察新硬盘插槽的指示灯:
- 若状态灯闪烁(蓝 / 绿),说明 DSM 正在识别,耐心等待 1-2 分钟,识别完成后状态灯常亮;
- 若双灯均灭,检查硬盘是否插紧、扩展柜是否通电(外接扩展柜时),或更换 SATA 线缆重试;
- 若错误灯常亮,说明硬盘可能故障,尝试外接电脑测试(用硬盘底座),确认硬盘是否完好。
总结:不同场景下的硬盘识别方法选择建议
Synology NAS 硬盘识别的核心是 “找到‘系统标识’(设备号 / 状态)与‘物理位置’(插槽)的对应关系”,不同用户可根据场景选择方法:
- 新手 / 日常操作:优先用「DSM 存储管理器」(图形化、零门槛),搭配指示灯快速定位;
- 故障排查 / 无 DSM 访问:用「硬盘 LED 指示灯」(无需登录,物理定位效率高);
- 进阶 / 批量管理:用「SSH 命令行」(精准获取底层信息,适合多盘位 NAS);
- 外接扩展柜:用「扩展柜关联识别」(区分本体与扩展柜硬盘,避免混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