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企业级 Synology SHA(High Availability)集群中,SSD 缓存承担着 “加速存储读写” 的核心作用 —— 无论是虚拟机启动、Docker 应用加载,还是大型文件传输,都依赖 SSD 缓存提升性能。但当 SSD 缓存因硬件故障(如坏道)、兼容性问题或意外断电导致 “降级”“失效” 时,集群性能会骤降,甚至影响业务连续性。因此,Synology SHA 集群 SSD 缓存修复需遵循严格的双机同步逻辑,确保活动服务器与无源服务器缓存配置一致,避免数据不一致风险。本文将从故障类型判断入手,分 6 步详解修复全流程,覆盖 DSM 7.x 与 6.x 版本差异,同时解答 “修复后同步失败”“缓存状态异常” 等常见问题,帮企业快速恢复集群存储性能。
一、先明确:SHA 集群 SSD 缓存的 3 类常见故障(修复前必看)
修复前需先判断 SSD 缓存的故障类型,不同故障对应不同修复策略,盲目操作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集群状态异常:
故障类型 | 故障表现 | 核心原因 | 修复方向 |
缓存降级(Degraded) | 1. 存储管理器中 SSD 缓存状态显示 “降级”;2. 仅部分 SSD 正常工作,其余标记 “故障”;3. 集群性能下降,但服务仍可运行 | 1. 单块 SSD 物理故障(如坏道、接口松动);2. SSD 与 NAS 兼容性问题(非 HCL 列表硬盘);3. 缓存同步过程中意外断电 | 替换故障 SSD,重建缓存冗余 |
缓存失效(Inactive) | 1. 缓存状态显示 “失效”,无法提供加速服务;2. 系统日志提示 “缓存元数据损坏”;3. 无法通过 “编辑” 或 “重建” 恢复 | 1. SSD 缓存元数据损坏(如文件系统错误);2. 多块 SSD 同时故障,超出冗余能力;3. DSM 版本升级后缓存不兼容 | 移除失效缓存,重新创建并同步 |
缓存同步失败(Sync Failed) | 1. 活动服务器修复后,无源服务器缓存无法同步;2. 系统提示 “缓存配置不一致”;3. 集群状态显示 “警告” | 1. 活动 / 无源服务器 SSD 型号 / 容量不匹配;2. 无源服务器硬盘插槽故障;3. 集群网络中断(心跳线或数据同步网) | 统一 SSD 配置,修复网络,重新触发同步 |
故障判断路径:3 步定位问题
- 登录活动服务器 DSM→打开 “存储管理器”→“SSD 缓存” 标签页,查看目标缓存的 “状态”(对应上述故障类型);
- 进入 “日志”→“存储”,筛选 “SSD 缓存” 相关记录,查看故障原因(如 “SSD 1 坏道检测”“元数据校验失败”);
- 打开 “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” 套件→“集群”,确认集群状态是否 “正常”,若为 “警告” 或 “降级”,需先修复集群连接,再处理缓存问题。
二、修复前必须完成的 4 项核心准备(规避数据风险)
SHA 集群的双机特性决定了 “准备工作” 是修复成功的关键,需从数据保护、硬件验证、集群状态三个维度做好铺垫,缺一不可:
1. 准备 1:全量备份缓存关联的存储池数据(重中之重)
SSD 缓存修复过程中,若出现同步中断或硬件故障,可能导致存储池数据损坏,必须提前备份:
- 备份工具:使用 Synology 官方 “Hyper Backup”,将缓存关联的存储池数据备份到第三方存储(如独立备份 NAS、云存储 AWS S3),避免备份到 SHA 集群本身;
- 备份范围:需覆盖所有依赖 SSD 缓存加速的业务数据,如虚拟机文件(/volume1/@VirtualMachine)、Docker 数据卷、共享文件夹;
- 验证备份:备份完成后,随机抽查 1-2 个大型文件(如 10GB + 数据库文件),确认能正常还原,避免 “假备份”。
2. 准备 2:确认 SSD 兼容性与硬件状态
仅使用 Synology 官方 HCL(硬盘兼容性列表)中的 SSD,否则修复后仍会频繁故障:
- 兼容性查询:访问 Synology 官网→“支持”→“硬盘兼容性列表”→筛选 “SSD”→输入 SHA 集群机型(如 DS3622xs+),确认待使用的 SSD 为 “推荐” 或 “兼容” 级别(优先选择 Intel DC S4510、Samsung 870 EVO 等企业级 SSD);
- 对故障 SSD:通过 “存储管理器→HDD/SSD” 查看 “健康状态”,若显示 “警告” 或 “故障”,记录其插槽位置(如活动服务器 Slot 5);
- 对新 SSD:检查外观无破损,接口无氧化,提前在活动服务器上执行 “SMART 检测”(完整检测,约 30 分钟),确认无坏道。
3. 准备 3:确认集群状态正常(心跳线 + 数据同步网)
SHA 集群若处于 “降级” 状态(如无源服务器离线),无法同步缓存配置,需先恢复集群:
- 检查心跳线:登录活动服务器→“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”→“集群”→“网络”,确认 “心跳连接” 状态为 “已连接”,若为 “断开”,检查心跳线物理连接(如直连网线)或交换机端口;
- 检查数据同步网:确认 “数据同步连接” 状态正常,带宽无异常占用(通过 “资源监视器→网络” 查看,同步网带宽占用建议低于 80%);
- 修复集群:若无源服务器离线,通过 “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→集群→操作→重新连接”,输入无源服务器 IP 与账号,恢复双机通信。
4. 准备 4:记录缓存原始配置(避免重建后参数不一致)
修复后需重建与原配置一致的 SSD 缓存,避免性能不匹配,需记录以下参数:
- 缓存类型:“读取缓存”“写入缓存” 或 “读写缓存”(在 “存储管理器→SSD 缓存→详情” 中查看);
- SSD 数量与容量:如 “2 块 1TB SSD,RAID 1”;
- 关联存储池:如 “缓存关联 Storage Pool 1”;
- 加速范围:“整个存储池” 或 “指定共享文件夹”(如仅加速 “VM_Data” 文件夹)。
三、核心修复流程:分 4 步同步修复活动 / 无源服务器(DSM 7.x/6.x 适配)
SHA 集群 SSD 缓存修复需遵循 “先修复活动服务器→再同步无源服务器” 的顺序,确保双机配置一致,以下步骤覆盖 DSM 7.x(主流版本)与 6.x(旧版本)差异:
步骤 1:修复活动服务器的 SSD 缓存(核心操作)
活动服务器是当前提供服务的节点,需先恢复其缓存功能,再同步到无源服务器:
(1)DSM 7.x 版本操作
- 移除故障 SSD 缓存:
- 登录活动服务器 DSM→“存储管理器”→“SSD 缓存”,选中故障缓存(状态 “降级” 或 “失效”);
- 点击顶部 “操作”→“移除”,弹出提示 “移除缓存会删除所有缓存数据”,勾选 “我已了解此操作的风险”,点击 “确定”(此步骤仅删除缓存数据,不影响存储池原始数据);
- 等待移除完成(约 1-5 分钟,取决于缓存大小),故障 SSD 会显示为 “未分配”。
- 更换故障 SSD(热插拔 / 非热插拔差异):
- 热插拔机型(如 DS3622xs+、RS822+):直接按下故障 SSD 插槽的卡扣,取出旧 SSD,插入新 SSD(确认与原 SSD 型号 / 容量一致),系统自动识别(约 30 秒);
- 非热插拔机型:需先通过 “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→集群→电源→关闭活动服务器”,关机后更换 SSD,再开机(开机后集群会自动切换到无源服务器提供服务,避免中断)。
- 重建 SSD 缓存:
- 回到 “存储管理器→SSD 缓存”,点击 “创建”,启动缓存创建向导;
- 选择缓存类型(按准备 4 记录的 “读取 / 写入 / 读写缓存” 选择),点击 “下一步”;
- 勾选新添加的 SSD(若为 RAID 冗余,需勾选多块 SSD,如 2 块 SSD 创建 RAID 1),点击 “下一步”;
- 选择关联的存储池(与原配置一致,如 Storage Pool 1),点击 “下一步”;
- 若原配置为 “指定文件夹加速”,在 “加速范围” 中勾选对应文件夹,点击 “下一步”;
- 确认配置无误,点击 “应用”,开始创建缓存(耗时取决于缓存大小,1TB 缓存约 10-20 分钟);
- 创建完成后,缓存状态显示 “正常”,活动服务器修复完成。
(2)DSM 6.x 版本操作
与 7.x 差异主要在操作路径,核心逻辑一致:
- 进入 “存储管理器→SSD 缓存”,选中故障缓存,点击 “操作→删除”;
- 更换 SSD 后,点击 “创建”,按向导选择缓存类型、SSD、关联存储池;
- 注意:DSM 6.x 中 “加速范围” 设置在 “高级选项” 中,需手动勾选 “仅加速指定共享文件夹”。
步骤 2:同步无源服务器的 SSD 缓存(关键:保持双机一致)
活动服务器修复后,需确保无源服务器的 SSD 缓存配置完全相同,否则集群会提示 “配置不一致”:
- 检查无源服务器 SSD 状态:
- 登录无源服务器 DSM(通过 “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→主机→无源服务器→连接” 快速登录);
- 进入 “存储管理器→SSD 缓存”,查看是否存在与活动服务器对应的故障缓存,若有,按步骤 1 的方法 “移除” 并更换相同型号 / 容量的 SSD。
- 触发缓存同步:
- 回到活动服务器的 “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” 套件→“集群→操作→同步配置”;
- 在弹出窗口中,勾选 “存储配置”(包含 SSD 缓存配置),点击 “确定”;
- 等待同步完成(同步时间取决于缓存大小,1TB 缓存约 15-30 分钟,期间集群服务正常运行)。
- 验证无源服务器缓存状态:
- 同步完成后,登录无源服务器→“存储管理器→SSD 缓存”,确认缓存状态为 “正常”,且类型、SSD 数量、关联存储池与活动服务器完全一致。
步骤 3:修复后性能验证(确保缓存功能恢复)
修复完成后需验证 SSD 缓存是否正常提供加速,避免 “状态正常但性能未恢复”:
- 查看缓存命中率:
- 活动服务器→“存储管理器→SSD 缓存→选中缓存→详情”,查看 “读取命中率”(正常应≥70%,若低于 50%,需检查是否有大量冷数据访问);
- 持续观察 1-2 小时,命中率应逐步上升,说明缓存正在正常缓存热点数据。
- 实际性能测试:
- 通过 “File Station” 在关联存储池的共享文件夹中,复制 1 个 10GB 的大型文件(如虚拟机镜像);
- 对比修复前后的传输速度:修复前若机械硬盘速度约 150MB/s,修复后 SSD 缓存加速应达 300-500MB/s(取决于 SSD 性能);
- 测试虚拟机启动时间:启动关联存储池中的虚拟机,修复后启动时间应比修复前缩短 50% 以上。
步骤 4:处理异常情况(同步失败 / 状态回退)
若同步后无源服务器缓存状态仍异常,按以下步骤排查:
- 检查活动 / 无源服务器 SSD 型号 / 容量是否完全一致,若不一致,更换为相同配置;
- 进入无源服务器 “存储管理器→日志”,查看缓存同步失败原因(如 “SSD 接口故障”),针对性修复(如更换硬盘数据线);
- 若仍失败,在活动服务器上执行 “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→集群→操作→重新初始化无源服务器”(注意:此操作会清除无源服务器数据,需提前备份),再重新同步。
四、SHA 集群 SSD 缓存修复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(官方适配)
实际操作中,用户常遇到 “同步失败”“修复后仍降级” 等问题,以下为 Synology 官方推荐的针对性解决方案:
常见问题 | 核心原因 | 分步解决方案 |
重建缓存时提示 “空间不足” | 1. 新 SSD 容量小于原缓存容量;2. 存储池剩余空间不足(创建写入缓存需额外空间) | 1. 更换与原 SSD 容量一致或更大的 SSD(需在 HCL 列表内);2. 清理存储池无用数据,确保剩余空间≥缓存容量的 10%;3. 若为写入缓存,需确保存储池剩余空间≥缓存容量(如 1TB 写入缓存需 1TB 以上剩余空间) |
同步后无源服务器缓存状态 “降级” | 1. 无源服务器新 SSD 存在隐性坏道;2. 无源服务器硬盘插槽接触不良 | 1. 在无源服务器上对新 SSD 执行 “SMART 完整检测”(存储管理器→HDD/SSD→操作→SMART 检测),若检测失败,更换 SSD;2. 关闭无源服务器,重新插拔 SSD,确保接口接触良好,再开机同步;3. 若插槽故障,更换到其他空闲插槽(需重新在活动服务器上调整缓存配置,再同步) |
修复后缓存命中率持续过低(<30%) | 1. 访问的数据多为冷数据(长期未访问);2. 缓存类型配置错误(如需要写入加速却创建了读取缓存) | 1. 持续访问热点数据(如频繁打开常用虚拟机、读取高频文件),1-2 天后观察命中率是否上升;2. 确认缓存类型:若需加速写入操作(如数据库写入),需删除现有读取缓存,重新创建 “读写缓存”;3. 若业务场景以冷数据为主,可考虑关闭 SSD 缓存,避免资源浪费 |
修复过程中集群意外切换(活动→无源) | 1. 活动服务器更换 SSD 时关机时间过长;2. 心跳线临时中断 | 1. 非热插拔机型更换 SSD 时,尽量缩短关机时间(建议≤5 分钟),避免触发集群切换;2. 更换完成后,通过 “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→集群→操作→切换”,手动将活动服务器切回原角色(确保业务连续性);3. 检查心跳线连接,若为交换机连接,建议更换为直连网线,提升稳定性 |
五、预防 SHA 集群 SSD 缓存故障的 3 个实用技巧
修复完成后,通过以下措施可减少后续故障概率,延长 SSD 缓存使用寿命:
1. 启用 SSD 健康预警(提前发现隐患)
- 活动 / 无源服务器同时配置:“存储管理器→HDD/SSD→选中 SSD→操作→编辑警报”;
- 勾选 “SMART 警告”“温度过高(建议阈值≥60℃)”“剩余寿命低于 20%”;
- 设置通知方式:“控制面板→通知中心→规则→存储”,添加 “电子邮件”“DSM 通知”,确保故障时及时收到预警。
2. 定期执行缓存维护(每季度 1 次)
- 在业务低峰期(如周末凌晨),登录活动服务器→“存储管理器→SSD 缓存→选中缓存→操作→维护”;
- 选择 “优化缓存”(清理无效缓存数据,提升命中率)和 “检查一致性”(修复轻微元数据错误);
- 维护期间缓存仍可提供服务,但性能会暂时下降,建议提前告知业务用户。
3. 选择企业级 SSD 并避免超频使用
- 优先使用 Synology HCL 列表中 “推荐” 级别的企业级 SSD(如 Intel DC P4610、Micron 5300),避免使用消费级 SSD(如 Samsung 990 Pro),企业级 SSD 的 MTBF(平均无故障时间)更高;
- 不在 SSD 缓存上启用 “超频” 或 “高性能模式”(部分第三方工具提供),避免过度消耗 SSD 寿命,按默认参数使用即可。
总结
Synology SHA 集群 SSD 缓存修复的核心是 “双机同步”—— 活动服务器与无源服务器的 SSD 配置必须完全一致,从故障判断、硬件更换到配置同步,每一步都需围绕 “数据一致性” 和 “服务不中断” 展开。通过本文的准备工作、分步修复与验证流程,企业可在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前提下,快速恢复 SSD 缓存加速功能;结合预防技巧,还能减少后续故障概率,确保 SHA 集群长期稳定运行。
若你需要针对特定 SHA 机型(如 DS3622xs+、RS4021xs+)的 SSD 缓存修复操作截图,或想了解如何批量管理多节点 SHA 集群的 SSD 缓存,可随时告诉我,我会提供更针对性的补充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