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先明确核心前提:你的操作是否 “真的完成了扩容”?
在排查原因前,需先理清 Synology DSM 的存储逻辑:“添加硬盘”≠“容量自动增加”。新硬盘插入后,需经过 “系统识别→硬盘初始化→分配到存储池→扩展存储池” 四个关键步骤,任一环节缺失,可用容量都不会变化。若你仅插入硬盘却未完成后续操作,建议先按此流程检查,再针对性解决。
二、7 大常见原因及分步解决方法(附操作截图指引)
以下是导致 “添加硬盘后容量未增加” 的 7 类核心原因,每类均包含 “现象特征 + 排查步骤 + 解决操作”,新手可对照执行。
原因 1:新硬盘未初始化(最常见,占比超 60%)
现象特征:
进入 DSM「存储管理器」→「硬盘」页面,新硬盘显示 “未初始化” 状态(而非 “未分配” 或 “已分配”),硬盘图标旁有黄色警告标识。
原因解析:
Synology DSM 对新硬盘(或未格式化的二手硬盘)有 “初始化” 要求 —— 未初始化的硬盘无法被系统识别为 “可用存储资源”,自然无法参与容量扩展。
分步解决:
- 登录 DSM 系统,打开「存储管理器」(桌面图标或「开始」→「系统工具」→「存储管理器」);
- 左侧导航栏点击「硬盘」,在右侧列表中找到 “未初始化” 的新硬盘(可通过 “硬盘型号” 或 “插入时间” 确认);
- 右键点击该硬盘,选择「初始化」(或点击顶部「操作」→「初始化」);
- 在弹出的窗口中,选择文件系统(推荐 EXT4,仅兼容 DSM 系统,稳定性最佳;若需跨 Windows 使用,可选 NTFS,但可能影响性能);
- 勾选 “我已了解此操作将清除硬盘上的所有数据”,点击「确定」;
- 等待初始化完成(1-5 分钟,视硬盘容量而定),完成后硬盘状态会变为 “未分配”,此时才可用于扩展容量。
原因 2:仅添加硬盘,未扩展存储池(操作遗漏)
现象特征:
新硬盘已初始化(状态为 “未分配”),但「存储池」页面的 “总容量” 和 “可用容量” 均无变化,硬盘处于 “闲置” 状态。
原因解析:
“未分配” 的硬盘仅代表系统识别了硬件,但未将其 “分配给现有存储池”—— 需手动执行 “扩展存储池” 操作,才能将新硬盘的容量合并到现有存储池中。
分步解决:
- 进入「存储管理器」→「存储池」,找到需要扩容的目标存储池(如 “Storage Pool 1”);
- 点击该存储池右侧的「操作」按钮,选择「扩展存储池」(若该选项为灰色,需先排查后续原因);
- 在 “选择硬盘” 页面,勾选 “未分配” 的新硬盘(若有多个未分配硬盘,可同时选择,需符合存储池的 RAID 类型要求,如 RAID 5 至少需 1 块新增硬盘);
- 点击「下一步」,系统会显示 “扩展后预估容量”(如原有 8TB,添加 1 块 8TB 硬盘后,RAID 5 存储池容量变为 16TB);
- 确认配置无误后,点击「应用」,系统开始执行扩容(时间取决于硬盘容量和数据量,8TB 硬盘约需 1-3 小时);
- 扩容完成后,刷新「存储池」页面,查看 “总容量” 是否已更新,“可用容量” 会同步增加。
原因 3:存储池类型不支持扩容(兼容性限制)
现象特征:
点击「扩展存储池」时提示 “无法扩展此存储池”,或该选项直接为灰色,新硬盘虽已初始化但无法选择。
原因解析:
Synology DSM 中部分存储池类型(或 RAID 类型)不支持 “添加硬盘扩容”,常见限制如下:
存储池 / RAID 类型 | 是否支持扩容 | 核心限制 |
JBOD(非 RAID) | 支持,但需手动扩展 | 需先添加硬盘,再执行 “扩展存储池”,容量 = 原有容量 + 新硬盘容量 |
RAID 0 | 不支持 | 仅支持 “重建阵列”(需删除原有 RAID 0,重新创建时加入新硬盘) |
RAID 1(2 盘位) | 不支持添加硬盘 | 仅支持 2 块硬盘,若需扩容,需先将 RAID 1 转为 RAID 5(需至少 3 块硬盘),再添加新硬盘 |
RAID 5/6/10 | 支持(需符合硬盘数量上限) | 需现有 RAID 阵列未达到 “预设硬盘数量上限”(如 RAID 5 上限设为 6 块,当前仅用 4 块) |
分步解决:
- 先确认存储池类型:进入「存储池」→点击目标存储池名称→在 “存储池信息” 中查看 “RAID 类型” 或 “存储池类型”;
- 针对性处理:
- 若为 JBOD:按 “原因 2” 的步骤执行 “扩展存储池” 即可;
- 若为 RAID 0:需先备份存储池数据(重要!),然后删除现有 RAID 0 存储池,重新创建 RAID 0 时加入新硬盘(容量会合并);
- 若为 RAID 1(2 盘位):需先插入第 3 块兼容硬盘,将 RAID 1 转为 RAID 5(「存储池」→「操作」→「转换 RAID 类型」),再按 “原因 2” 步骤添加新硬盘;
- 若为 RAID 5/6/10:检查现有阵列是否达硬盘上限(如上限 6 块,当前 5 块,则需再添加 1 块硬盘到上限后,才能继续扩容)。
原因 4:新硬盘未被 DSM 系统正确识别(硬件问题)
现象特征:
插入新硬盘后,「硬盘」页面未显示该硬盘,或显示 “未连接”“故障” 状态,无任何容量信息。
原因解析:
多因物理连接松动、硬盘兼容性问题或硬件故障导致,常见场景:① 硬盘数据线 / 电源线未插紧(适用于非热插拔 NAS);② 硬盘型号不在 Synology “硬盘兼容性列表” 内;③ 硬盘本身故障(如全新硬盘质量问题)。
分步解决:
- 检查物理连接(非热插拔 NAS 需断电操作):
- 打开 NAS 机箱,检查新硬盘的 SATA 数据线(或 SAS 线)和电源线是否插紧,若松动则重新插拔;
- 验证硬盘兼容性:
- 进入 Synology 官网→「支持」→「下载中心」→「硬盘兼容性列表」;
- 输入你的 NAS 型号(如 DS423+),搜索新硬盘的型号(如 Seagate IronWolf 8TB),确认是否在 “兼容列表” 内;
- 若不兼容,需更换为兼容硬盘(非兼容硬盘可能无法识别或导致系统不稳定)。
- 检测硬盘故障:
- 将新硬盘拆下,连接到电脑(通过硬盘盒或 SATA 转 USB 线),用 DiskGenius 等工具检测是否能识别;
原因 5:现有 RAID 阵列未达 “扩容触发条件”(配置限制)
现象特征:
存储池为 RAID 5/6/10,新硬盘已初始化且未分配,但「扩展存储池」时提示 “需先将现有阵列扩展到硬盘上限”。
原因解析:
Synology DSM 的 RAID 扩容有 “阵列上限优先” 规则:若存储池内存在未达到 “预设硬盘数量上限” 的 RAID 阵列,新硬盘会优先分配给该阵列,而非直接扩展存储池容量。例如:存储池内有 1 个 RAID 5 阵列,预设上限为 6 块硬盘,当前仅用 4 块,此时添加新硬盘会先补充到该 RAID 5 阵列(使其达到 6 块上限),而非直接扩展存储池 —— 需等所有现有阵列均达上限后,新硬盘才能用于扩展容量。
分步解决:
- 查看现有 RAID 阵列的上限:进入「存储池」→点击目标存储池→「RAID Group」→查看 “当前硬盘数量” 和 “预设上限”;
- 补充硬盘至阵列上限:若当前数量<上限(如 4 块<6 块),需继续插入兼容硬盘,直到该阵列达到上限(6 块);
- 扩展存储池:当所有现有阵列均达上限后,再插入新硬盘,此时「扩展存储池」选项会激活,按 “原因 2” 步骤操作即可。
原因 6:容量计算差异导致 “误以为未增加”(认知误区)
现象特征:
存储池容量已扩展,但实际显示的 “可用容量” 与预期不符(如添加 8TB 硬盘,仅显示增加 7.27TB),用户误以为容量未增加。
原因解析:
硬盘厂商与 DSM 系统的容量计算方式不同:① 厂商按 “十进制” 计算(1TB=1000GB=1000³MB);② DSM 按 “二进制” 计算(1TB=1024GB=1024³MB),导致实际显示容量低于厂商标注值,属于正常现象。
示例验证:
- 厂商标注 8TB 硬盘:实际容量 = 8×1000³MB=8,000,000,000,000 MB;
- DSM 显示容量 = 8,000,000,000,000 ÷ (1024³) ≈ 7.27TB;
- 若添加 1 块 8TB 硬盘到 RAID 5 存储池(原有 1 块 8TB),扩展后总容量≈7.27TB×(2-1)=7.27TB(符合预期)。
解决方法:
无需操作,理解计算差异即可 —— 若需确认容量是否真的增加,可在「存储池」页面记录扩展前后的 “总容量”,对比差值是否接近 “新硬盘的二进制容量”(如差值约 7.27TB,即正常)。
原因 7:DSM 系统版本过低或存在 bug(软件问题)
现象特征:
按正常步骤操作后,容量仍未增加,或提示 “未知错误”,重启 NAS 后问题依旧。
原因解析:
旧版本 DSM 可能存在存储管理模块的 bug(如扩容功能失效、硬盘识别异常),或与新硬盘的兼容性适配不足(如支持新硬盘的驱动未更新)。
分步解决:
- 更新 DSM 到最新版本:
- 进入 DSM「控制面板」→「更新和还原」→「更新设置」;
- 勾选 “自动检查更新”,点击「立即检查」,若有新版本(如 7.2-64570),点击「下载并安装」;
- 等待更新完成(期间 NAS 会自动重启,勿断电),更新后重新尝试扩容。
- 重启存储管理器服务:
- 若更新后仍无效,进入「控制面板」→「任务计划」→「新增」→「触发的任务」→「用户定义的脚本」;
- 名称设为 “重启存储管理器”,脚本内容输入:synoservicectl --restart storage-manager;
- 点击「确定」后,右键执行该任务,重启存储管理器后再检查容量。
- 联系官方支持:
- 若上述操作均无效,进入 DSM「支持中心」→「联系支持」,提供 NAS 型号、DSM 版本、硬盘型号及错误截图,由 Synology 技术团队排查 bug。
三、10 分钟快速排查流程(新手友好版)
若你不想逐一对照原因,可按以下流程快速定位问题,平均耗时 10 分钟:
- 第一步:查硬盘是否被识别(2 分钟)
进入「存储管理器」→「硬盘」,看新硬盘是否显示:
- 第二步:查是否扩展存储池(3 分钟)
进入「存储池」→目标存储池→看「操作」中 “扩展存储池” 是否可点击:
- 不可点击(灰色)→转 “原因 3(存储池类型不支持)” 或 “原因 5(RAID 阵列未达上限)”;
- 可点击→按 “原因 2(扩展存储池)” 操作,完成后查容量。
- 第三步:查容量是否真的未增加(2 分钟)
记录扩展前后的 “总容量”:
- 差值接近新硬盘二进制容量(如 7.27TB)→正常(原因 6);
- 差值为 0→转 “原因 7(系统 bug)”,更新 DSM 或联系支持。
- 第四步:验证结果(3 分钟)
扩容完成后,创建 1 个测试文件(如 1GB 视频),确认能正常保存,且「可用容量」同步减少,即说明问题解决。
四、3 个关键避坑要点(避免扩容失败)
- 操作前必须备份数据
无论是初始化硬盘、转换 RAID 类型还是删除存储池,都可能清除数据 —— 建议用「Hyper Backup」将重要数据备份到外接硬盘或另一台 NAS,避免意外丢失。
- 扩容过程中严禁断电 / 重启
扩容时系统会重组 RAID 数据,断电会导致数据校验中断,可能引发存储池损坏(如显示 “降级” 或 “损坏”)—— 若遇断电,重启后需立即查看「存储池」状态,异常时联系官方修复。
- 优先使用同品牌同容量硬盘
向现有存储池添加硬盘时,尽量选择与池内现有硬盘 “品牌一致、容量相同、转速相同” 的型号(如均为 Seagate IronWolf 8TB 7200 转),减少兼容性风险和性能差异导致的不稳定。
五、常见问题 FAQ(用户高频疑问)
Q1:添加 2 块新硬盘后,仅 1 块能用于扩容,另一块显示 “未分配” 怎么办?
答:需先确认存储池的 RAID 类型是否支持多块硬盘同时扩容(如 RAID 5 支持一次添加 1-3 块硬盘),若支持,进入「扩展存储池」时需同时勾选 2 块未分配硬盘;若不支持(如部分旧型号仅支持单块添加),需先扩容 1 块,完成后再扩容第二块。
Q2:JBOD 存储池添加硬盘后,扩展存储池提示 “无可用硬盘”,但硬盘已初始化怎么办?
答:JBOD 仅支持 “按顺序添加硬盘”,需先确认新硬盘的 “硬盘编号”(如 sda、sdb)是否在现有 JBOD 硬盘之后 —— 若现有 JBOD 用的是 sda,新硬盘需为 sdb(而非 sdc),可通过「硬盘」页面的 “物理插槽” 确认,重新插拔硬盘到正确插槽即可。
Q3:更新 DSM 后,之前未增加的容量突然显示了,是怎么回事?
答:多因旧版本 DSM 存在 “容量显示延迟” bug,更新后修复了该问题 —— 属于正常现象,无需额外操作,建议定期更新 DSM 以获取功能优化和 bug 修复。
总结:精准定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