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ynology账户个人资料编辑全指南:入口定位+实操步骤+风险提示
在使用Synology(群晖)生态服务时,编辑Synology账户个人资料是保障账户安全与服务顺畅的基础操作——无论是更新联系信息、设置紧急恢复方式,还是清理隐私数据,都需通过官方入口规范操作。但很多用户不清楚“个人资料编辑入口在哪”,或混淆“中国区与国际版账户的操作差异”,导致无法修改绑定邮箱、遗漏恢复电话设置,甚至误删重要隐私数据。本文基于Synology官方技术文档,从“入口区分”到“分模块实操”,全面覆盖Synology账户个人资料的编辑流程,帮你精准管理账户信息,同时规避操作风险。
一、核心前提:先确认Synology账户区域,找对编辑入口
Synology账户分“中国区”与“国际版”,两者的个人资料编辑入口不同,需先确认账户归属区域,避免走错入口导致操作失败:
1. 2类账户的编辑入口区分(附确认方法)
| 账户类型 | 个人资料编辑入口(网址) | 入口核心标识 | 适用场景 |
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中国区账户 | https://account.synology.cn | 页面顶部显示“Synology账户(中国)”,支持全中文操作 | 账户已完成中国大陆手机号验证,或曾转移至中国区 |
| 国际版账户 | https://account.synology.com | 默认英文界面(可在设置中切换中文),无“中国”标识 | 账户注册时未关联中国大陆服务,归属全球/海外区域 |
2. 快速确认账户区域的2种方法
- 方法1:尝试登录验证
先输入中国区入口(https://account.synology.cn),若能正常登录并看到“个人资料”模块,即为中国区账户;若提示“账户不存在”或“请访问国际版入口”,则为国际版账户。
- 方法2:通过注册信息判断
若账户注册时使用了中国大陆手机号完成验证,或曾操作“账户转移至中国区”,则一定是中国区账户;若注册时用海外邮箱且未验证大陆手机号,大概率是国际版账户。
二、Step-by-Step:Synology账户个人资料编辑全流程(以中国区为例)
找到正确入口后,个人资料编辑主要分为“账户详细信息管理”“隐私与数据管理”两大模块,每个模块均需按步骤操作,确保信息修改准确且不遗漏关键设置:
模块1:管理账户详细信息(核心:改信息、设恢复方式)
“账户详细信息”包含“账户基础信息”“联系信息”“偏好设置”三类可编辑内容,其中“联系信息”中的恢复邮箱和恢复电话是账户安全的关键,需优先设置或更新:
步骤1:登录账户并进入“个人资料”模块
1. 打开对应区域的编辑入口(中国区:https://account.synology.cn);
2. 输入Synology账户的“注册邮箱”和“登录密码”,点击“登录”;
3. 若已开启双重验证(如Synology Secure SignIn),需完成二次验证:
- 手机端收到“登录请求”通知,点击“批准”即可;
- 若用验证码应用(如Google Authenticator),输入6位动态验证码,验证通过后进入账户主页;
4. 点击左侧菜单栏中的「个人资料」(部分旧版界面显示为「Profile」),进入个人资料编辑核心页面——所有可修改项均集中在此模块。
步骤2:修改账户基础信息(用户名、密码提示等)
适用于“需调整账户标识或补充密码记忆线索”的场景,步骤如下:
1. 在“个人资料”页面中,找到「账户信息」板块,点击右侧「编辑」按钮(铅笔图标);
2. 可修改的核心内容及操作要求:
- 账户名称(Display Name):自定义显示名称(如“家庭NAS管理员”),支持中英文、数字,长度1-50字符,修改后将在Synology生态服务中显示;
- 密码提示(Password Hint):补充密码记忆线索(如“生日+纪念日”),仅自己可见,用于忘记密码时辅助回忆(不替代“忘记密码”功能);
- 账户类型(User Type):若为家庭用户,默认显示“Home User”,企业用户显示“Business User”,此选项不可手动修改,由注册时的用途决定;
3. 修改完成后,点击「保存」按钮——系统会实时更新信息,无需重启或重新登录。
步骤3:设置/修改恢复邮箱(账户安全核心保障)
恢复邮箱是“账户异常时的关键联系通道”,当账户出现异常活动(如异地登录)或忘记密码时,Synology会通过恢复邮箱发送通知或密码重置链接,步骤如下:
1. 在“个人资料”页面中,找到「联系信息」板块,定位“恢复邮箱”字段,点击「编辑」;
2. 若未设置过恢复邮箱:
- 输入常用且稳定的邮箱地址(如个人QQ邮箱、企业邮箱),避免使用临时邮箱;
- 点击「发送验证邮件」,系统会向该邮箱发送一封“验证链接邮件”(主题通常为“验证您的Synology账户恢复邮箱”);
- 打开邮箱收件箱(含垃圾邮件文件夹),点击邮件中的验证链接,完成邮箱绑定;
3. 若需修改已有的恢复邮箱:
- 先输入当前账户密码(验证身份,避免他人误改);
- 删除旧邮箱,输入新邮箱并完成验证,点击「保存」;
4. 验证成功后,“恢复邮箱”字段会显示“已验证”标识,说明设置生效。
步骤4:设置/修改恢复电话(MFA设备失效时的备用登录方式)
当双重验证(MFA)设备丢失、损坏,或无法接收邮箱OTP(一次性密码)时,恢复电话是唯一能登录账户的备用通道,设置步骤如下:
1. 在「联系信息」板块中,找到“恢复电话”字段,点击「编辑」;
2. 系统默认显示国家代码为“+86”(中国大陆账户,不可修改),在“电话号码”输入框中填写11位中国大陆手机号(如13800138000);
3. 点击「发送验证码」,系统会向该手机号发送6位动态验证码(短信发送延迟通常1-3分钟,耐心等待);
4. 查看手机短信,输入验证码后点击「验证」,验证通过后点击「保存」;
5. 设置完成后,“恢复电话”字段会显示“已绑定”,后续若MFA设备不可用,登录时可选择“通过恢复电话接收验证码”登录。
步骤5:调整账户偏好设置(语言、通知等)
适用于“优化账户使用体验”,可修改语言、通知方式等,步骤如下:
1. 在“个人资料”页面中,找到「偏好设置」板块,点击「编辑」;
2. 可调整的核心设置:
- 界面语言:中国区账户默认“简体中文”,可切换为“繁体中文”;国际版账户可切换“English”“简体中文”等;
- 通知方式:选择接收账户通知的渠道(如仅邮箱、邮箱+短信),通知内容包括异常登录、密码修改、服务到期等;
3. 调整完成后点击「保存」,偏好设置立即生效。
模块2:管理隐私和数据(清理账户活动记录,保护隐私)
Synology账户会记录“登录日志”“服务使用记录”等隐私相关活动,长期积累可能存在隐私泄露风险,可通过“手动删除”或“自动删除”清理,步骤如下:
子场景1:手动删除隐私相关活动(删除3个月前记录)
适用于“需主动清理历史活动”的场景,注意:仅能删除3个月前的记录,且操作不可逆,步骤如下:
1. 在账户主页左侧菜单栏,点击「隐私与数据」(Privacy & Data),进入隐私管理页面;
2. 找到“手动删除隐私活动”板块,系统会自动提示“仅可删除3个月前的隐私相关活动”;
3. 点击「手动删除」按钮,弹出“删除确认”窗口,提示“此操作不可逆,删除后无法恢复”;
4. 勾选“我已了解风险并确认删除”,点击「确定」——系统会批量删除3个月前的登录记录、服务操作记录等隐私数据。
子场景2:设置自动删除隐私活动(定期清理,无需手动操作)
适用于“希望长期自动保护隐私”的用户,可设置删除频率,步骤如下:
1. 在「隐私与数据」页面中,找到“自动删除隐私活动”板块;
2. 点击「设置自动删除频率」,从下拉菜单中选择清理周期:
- 每3个月(推荐,平衡隐私保护与记录留存);
- 每6个月;
- 每1年;
3. 选择后点击「保存」,系统会按设定频率自动删除对应周期前的隐私活动记录,无需手动干预。
模块3:删除Synology账户(谨慎操作!不可逆)
若因不再使用Synology服务需删除账户,需明确:删除账户会移除所有关联数据,且操作不可逆,步骤及后果如下:
步骤1:确认删除后果(务必仔细阅读)
删除账户后,以下数据将被永久删除,无法恢复:
- 关联的云服务数据:Synology C2 Storage存储数据、Active Insight设备监控数据、配置备份文件;
- 服务绑定关系:QuickConnect ID、Synology DDNS域名、Secure SignIn配对设备;
- 付费资产:已购买的许可证(如Synology Office企业版、C2 Backup套餐)、未使用的服务时长。
步骤2:执行账户删除操作
1. 在账户主页左侧菜单栏,点击「账户设置」(Account Settings);
2. 拉至页面底部,找到“删除账户”(Delete Account)选项,点击「前往删除」;
3. 系统会再次弹出“删除后果提示”,要求输入当前账户密码验证身份;
4. 输入密码后,点击「确认删除」——账户进入“删除倒计时”(部分版本有24小时冷静期),冷静期内可取消删除,超时后账户及关联数据永久删除。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:3个易踩坑点+安全提示
1. 恢复方式需优先设置,避免账户丢失
未设置恢复邮箱/电话的账户,若忘记密码且MFA设备失效,将无法找回账户——建议新账户注册后立即完成恢复方式设置,老账户定期检查是否更新(如手机号换号后及时修改恢复电话)。
2. 隐私数据删除不影响核心服务
清理隐私活动记录(登录日志、使用记录)不会影响QuickConnect、C2等核心服务的正常使用,仅删除“活动记录”,无需担心服务中断。
3. 账户删除前务必备份关键数据
若需删除账户,删除前需手动备份C2 Storage中的文件、DDNS域名解析记录、许可证信息(如截图保存),避免数据丢失后无法找回。
四、常见问题FAQ:解答编辑个人资料的高频疑问
Q1:想修改Synology账户的登录邮箱(绑定邮箱),怎么操作?
A1:需先更新“恢复邮箱”,再修改“登录邮箱”,步骤如下:
1. 按本文“模块1-步骤3”修改恢复邮箱,将恢复邮箱改为新的目标邮箱并验证;
2. 进入「账户信息」板块,点击“登录邮箱”右侧「编辑」;
3. 输入当前账户密码验证身份,删除旧登录邮箱,输入新邮箱并完成验证;
4. 验证通过后,新邮箱成为登录账户,后续需用新邮箱登录。
Q2:恢复电话换号了,旧号码已停机,怎么修改恢复电话?
A2:需通过“恢复邮箱”验证身份后修改,步骤如下:
1. 进入“恢复电话”编辑页面,点击“无法接收验证码?”;
2. 选择“通过恢复邮箱接收验证链接”,系统会向恢复邮箱发送链接;
3. 点击链接完成身份验证,之后即可删除旧号码,输入新号码并验证。
Q3:手动删除隐私活动后,还能查到之前的登录记录吗?
A3:不能。手动删除3个月前的隐私活动后,登录记录、服务操作记录会被永久删除,Synology后台也无法恢复,仅保留3个月内的记录用于账户安全追溯。
Q4:删除Synology账户后,之前购买的C2 Backup许可证能转移到新账户吗?
A4:不能。账户删除后,已购买的许可证会随账户一起永久失效,无法转移到新账户——若需继续使用C2服务,需在新账户中重新购买许可证。
总结:定期维护个人资料,筑牢Synology账户安全
Synology账户个人资料的编辑,不仅是“更新信息”,更是“保障账户安全”的关键——设置恢复邮箱/电话可应对密码丢失、MFA设备失效;清理隐私数据可降低隐私泄露风险;而谨慎对待账户删除,能避免误删核心数据。建议每3-6个月登录账户,检查恢复方式是否有效、隐私数据是否需清理,让账户始终处于“信息准确、隐私安全”的状态,确保Synology生态服务的顺畅使用。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尚品园 1号楼225
北京群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