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更改前必看:3 个核心前提 + 2 类支持场景
Synology 更改 SSD 缓存类型并非 “任意切换”,需先满足前提条件,同时明确哪些转换场景支持、哪些不支持,避免盲目操作导致失败。
1. 3 个核心前提(缺一不可)
更改缓存类型前需确认以下条件,否则会在操作中遇到 “选项灰色” 或 “创建失败”:
- 读写缓存(含 RAID 1 冗余):需 DSM 6.2.2 及以上版本,DSM 7.x 优化了 RAID 同步效率,推荐优先升级;
- 只读缓存:全版本支持(DSM 6.x/7.x),但单块 SSD 最小容量需≥256GB(避免命中率过低)。
- 验证方法:进入 DSM「控制面板」→「更新和还原」,确认 DSM 版本符合要求,若过低需先升级(升级前备份系统配置)。
不同缓存类型对 SSD 数量、兼容性的要求不同,需提前匹配:
目标缓存类型 | SSD 数量要求 | 兼容性要求 | 其他限制 |
只读缓存 | 至少 1 块 | 需在 Synology “SSD 缓存兼容列表” 内,推荐同品牌型号 | 无 RAID 要求,单块即可(无冗余) |
读写缓存 | 至少 2 块(推荐) | 1. 同品牌、同型号、同容量(避免 RAID 同步失败);2. 需支持 TRIM 功能(DSM 7.x 自动启用) | 必须配置 RAID 1(单块不支持,因无数据冗余风险高) |
移除旧缓存时,缓存内的临时数据会被清除(如未同步到 HDD 的写入数据),但 “关联卷的核心数据(如文档、照片)不会丢失”。若读写缓存中有未同步的重要写入数据,需先等待 DSM 后台同步完成(进入「存储管理器」→「SSD 缓存」,查看 “同步状态” 为 “已同步”),或通过「Hyper Backup」备份卷数据,避免临时数据丢失。
2. 2 类支持的转换场景(官方认可)
Synology 仅支持 “同一卷的缓存类型切换”,跨卷、跨接口的转换不支持,具体支持场景如下:
支持场景 | 转换逻辑 | 适用需求 | 示例(原类型→目标类型) |
场景 1:只读缓存↔读写缓存 | 同一数据卷,先移除旧缓存,再按新类型创建 | 1. 读取场景转写入场景(如新增虚拟机);2. 降低数据风险(读写改只读) | 卷 1 的单块只读缓存→卷 1 的 2 块 RAID 1 读写缓存 |
场景 2:单块缓存↔冗余缓存 | 同一类型下,增减 SSD 数量实现冗余切换(如只读单块→只读 2 块无 RAID;读写 RAID 1→读写新增 SSD 扩容) | 1. 提升稳定性(单块改冗余);2. 节省成本(冗余改单块) | 卷 2 的 1 块只读缓存→卷 2 的 2 块只读缓存(无 RAID) |
不支持场景:
- 不同接口转换(如 SATA 缓存改为 NVMe 缓存,需单独创建,不能通过 “更改类型” 实现);
- 非兼容 SSD 转换(如不在列表内的 SSD,即使步骤正确也会创建失败)。
二、DSM 7.x 更改 SSD 缓存类型:分步操作(以 “只读→读写” 为例)
DSM 7.x 是当前主流版本,界面更直观,缓存创建流程优化了 RAID 配置步骤,以下以 “将卷 1 的单块 SATA 只读缓存,改为卷 1 的 2 块 SATA 读写缓存(RAID 1)” 为例,详细拆解操作:
步骤 1:移除旧的只读缓存(核心第一步,不删除卷数据)
- 进入 SSD 缓存管理界面:
登录 DSM 7.x→打开「存储管理器」→左侧导航栏点击「SSD 缓存」,在列表中找到需更改的旧缓存(如 “卷 1 - 只读缓存”)。
- 执行移除操作:
- 弹出 “移除缓存确认” 窗口,系统会提示 “移除缓存不会影响卷数据,但缓存数据将被删除”,勾选 “我已了解此操作的影响”→点击「确定」;
- 等待移除完成(耗时取决于缓存容量,1TB 缓存约 5-10 分钟),移除后旧 SSD 会变为 “未分配” 状态(可在「硬盘」页面查看)。
步骤 2:准备新 SSD(若需新增,确保兼容)
若目标类型为 “读写缓存”(需 2 块 SSD),需确认新增 SSD 符合要求:
- 新增 SSD 需与原有 SSD“同品牌、同型号、同容量”(如原 SSD 为希捷 IronWolf 1TB SATA,新增也需一致);
- 将新增 SSD 插入 NAS 空闲 SATA 插槽(热插拔机型可直接插入,非热插拔需先关机);
- 进入「存储管理器」→「硬盘」,确认新增 SSD 状态为 “良好”,且在 “SSD 缓存兼容列表” 内(可通过官网验证型号)。
步骤 3:创建新的读写缓存(目标类型)
- 发起创建流程:
在「SSD 缓存」页面点击顶部「创建」→选择「SSD 缓存」(若为 NVMe SSD,选择「NVMe SSD 缓存」)。
- 选择关联卷(与旧缓存一致):
在 “选择卷” 页面,勾选需关联的卷(如 “卷 1”,必须与旧缓存关联的卷相同,否则为新缓存而非 “更改类型”)→点击「下一步」。
- 选择目标缓存类型(读写缓存):
- 在 “缓存模式” 页面,勾选「读写缓存」→点击「下一步」;
- 系统会提示 “读写缓存需配置 RAID 1 以保障数据安全”,确认无误后继续。
- 选择 SSD 并配置 RAID 1:
- 在 “选择 SSD” 页面,勾选 2 块目标 SSD(原有 SSD + 新增 SSD)→系统自动检测兼容性,若提示 “兼容” 则继续;
- 在 “RAID 类型” 页面,默认选中「RAID 1」(读写缓存强制推荐,不可选其他模式)→点击「下一步」;
- 查看 “摘要”(关联卷、缓存类型、SSD 数量、RAID 类型),确认无误后点击「应用」。
步骤 4:等待缓存创建完成
系统开始初始化缓存并同步 RAID 数据,进度可在「SSD 缓存」页面查看(如 “初始化中 35%”):
- 1TB SSD 的 RAID 1 同步约需 10-15 分钟,2TB 约需 20-30 分钟;
- 同步期间 NAS 性能会下降(CPU / 内存占用升高),建议在非业务高峰时段操作;
- 同步完成后,缓存状态变为 “正常”,类型显示 “读写缓存(RAID 1)”,更改完成。
三、DSM 6.x 更改操作:关键差异点(避免踩坑)
DSM 6.x(如 6.2.4)的更改流程与 7.x 核心逻辑一致,但界面路径和部分选项有差异,需注意以下关键步骤,避免找不到对应功能:
1. 移除旧缓存的路径差异
- DSM 6.x 需先进入「存储管理器」→顶部菜单栏点击「存储池」;
- 找到旧缓存关联的存储池→右键点击→选择「SSD 缓存」→「移除」;
- 后续确认提示与 7.x 一致,勾选 “了解风险” 后移除。
2. 创建新缓存的选项差异
- 创建入口:DSM 6.x 需在「存储池」页面右键点击目标存储池→「SSD 缓存」→「创建」;
- 读写缓存限制:DSM 6.x 的读写缓存仅支持 “2 块 SSD RAID 1”,无其他 RAID 选项,且不支持 NVMe SSD 混合创建;
- 进度查看:DSM 6.x 无实时进度条,需通过「存储管理器」→「日志」→筛选 “SSD 缓存” 查看同步状态(如 “RAID 同步完成”)。
四、更改后验证:3 步确认缓存类型生效(避免隐性问题)
更改缓存类型后需通过 “状态、性能、日志” 三重验证,确保新类型缓存正常工作,无兼容性或配置错误:
验证 1:确认缓存类型与状态
- 进入「存储管理器」→「SSD 缓存」,查看目标缓存:
- “类型” 显示为目标类型(如 “读写缓存”),“RAID 类型” 为 “RAID 1”(若为读写缓存);
- “状态” 为 “正常”,无 “降级”“错误” 标注;
- “关联卷” 正确(与旧缓存一致,如 “卷 1”)。
验证 2:测试读写性能(确认优化效果)
通过文件传输测试,验证新类型缓存的性能提升(以 “只读→读写” 为例):
- 读取测试:从卷 1 拷贝 1 个 10GB 视频文件到电脑,记录速度(如原只读缓存速度 300MB/s,读写缓存因 RAID 1 同步,读取速度基本一致,属正常);
- 写入测试:从电脑拷贝 1 个 10GB 压缩包到卷 1,记录速度(如原 HDD 写入速度 100MB/s,读写缓存生效后提升至 280MB/s,说明写入优化生效);
- 对比标准:SATA 读写缓存的写入速度应≥250MB/s,NVMe 读写缓存应≥800MB/s(需 NAS 接口支持)。
验证 3:查看系统日志(排除隐性错误)
- 进入「存储管理器」→「日志」→筛选 “SSD 缓存” 和 “最近 24 小时”;
- 确认无 “同步错误”“SSD 不兼容”“缓存离线” 等日志;
- 若为读写缓存,日志应显示 “RAID 1 同步完成”“缓存已就绪”,说明无隐性问题。
五、常见问题 FAQ:解决更改中的高频困惑
Q1:为什么不能直接转换缓存类型,必须移除重建?
答:核心原因是 “不同缓存类型的底层数据结构完全不同”:
- 只读缓存仅存储 “读取数据的索引与副本”,无写入数据同步逻辑;
- 读写缓存需维护 “写入数据的临时存储 + 后台同步到 HDD 的队列 + RAID 冗余校验”,数据结构更复杂;
- 直接转换会导致数据结构冲突,可能引发缓存崩溃或卷数据损坏,因此 Synology 强制要求 “移除重建”。
Q2:更改类型后,SSD 容量显示比预期小(如 2 块 1TB 仅显示 1TB),是故障吗?
答:不是故障,是读写缓存的 RAID 1 机制导致:
- 读写缓存需配置 RAID 1(冗余),容量按 “单块 SSD 容量” 计算(2 块 1TB RAID 1 后可用 1TB,另一块用于数据镜像);
- 若目标类型为只读缓存,2 块 1TB SSD 可配置 “无 RAID”,总容量显示 2TB(但只读缓存无需冗余,单块即可,多块会浪费容量)。
Q3:更改后缓存命中率低(<50%),怎么优化?
答:命中率低多因 “缓存数据未积累” 或 “容量不匹配”,可按以下步骤优化:
- 等待 1-2 天(高频访问数据会逐渐缓存到 SSD),再查看命中率(正常应≥70%);
- 若仍低,检查缓存容量是否过小(如卷容量 10TB,缓存仅 512GB),需新增同容量 SSD 扩展缓存(按 “移除→创建” 流程操作);
- 确认目标场景为高频访问(如虚拟机、频繁文件编辑),若为低频场景(如冷备份),只读缓存命中率低属正常,无需优化。
Q4:移除旧缓存时提示 “有未同步数据”,会丢失吗?
答:仅 “缓存内的未同步写入数据” 会丢失,卷的核心数据不会丢失:
- 若提示有未同步数据,先点击「查看同步状态」,等待 DSM 后台同步完成(显示 “已同步”),再移除缓存;
- 若无法等待同步(如紧急更改),需通过「File Station」手动备份缓存关联卷的核心数据(如虚拟机镜像、重要文档),避免临时数据丢失。
六、总结:更改 SSD 缓存类型的核心原则
Synology 更改 SSD 缓存类型的核心是 “安全优先,分步操作”,需牢记以下 3 点:
- 前提必查:确认 DSM 版本、SSD 兼容性、数据备份,避免操作中失败;
- 流程固定:无直接转换,必须 “移除旧缓存→创建新类型缓存”,且关联卷需一致;
- 验证必做:更改后通过状态、性能、日志三重验证,确保生效无隐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