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,随着自动化生产线不断扩张、业务规模持续扩大,卫龙在数字化管理上却遇上了 “烦心事”,直到引入群晖 NAS(网络附加存储),这些难题才被一一化解。
作为多基地运营的企业,卫龙此前的 IT 架构明显跟不上发展节奏:核心的 ERP、数据库数据存放在品牌存储服务器,而办公文件、质检图片、产品报告等却散落在文件服务器中,全公司员工只能通过 FTP 访问所有文件。
这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:文件服务器没法做精细化权限分配,上千名员工共用访问通道,文档零散存放、找文件像 “大海捞针”;不同部门的资料混杂在一起,既没隐私保障,也影响办公效率;更关键的是,缺乏容灾方案 —— 一旦服务器出故障,年销 100 亿包的生产业务若停摆,损失根本无法估量。
“怎么按部门、职务、项目划分权限,让员工随时能存文件、快速找资料,同时保障业务不中断?” 这成了卫龙亟需解决的难题。
在了解到群晖能解决精细化权限划分等问题后,卫龙率先在机房部署了两台群晖机架式存储服务器 RS4017xs+,从根本上重构数字化管理体系。
卫龙咨询部副总监蒋经理直言:“用
群晖首要解决的就是权限问题。”IT 团队先在 Synology File Station 里,按财务、行政、研发、生产等部门创建专属共享文件夹,没权限的用户根本看不到无关文件,从源头保障数据隐私。
接着新建用户群组,给每个群组分配对应文件夹的访问权限 —— 比如研发组只能看研发资料,财务组仅能访问财务文件;老板和 IT 管理员则拥有全文件夹管理权限。之后批量创建员工账号,把账号归入对应部门群组,不用逐个设置权限,既简单又省时间。
以往各部门文件分散在办公 PC、个人电脑里,想调份资料得跨设备找半天。现在卫龙通过群晖搭建了非结构化文档统一管理平台,员工用 SMB/AFP 文件传输协议访问 NAS 里的文件,就像读电脑本地数据一样流畅,按部门分类后找资料也能 “秒定位”。
“之前的服务器扩容太麻烦,人工、学习成本高,费用还贵。” 蒋经理提到选择群晖的另一个关键原因。群晖 RS4017xs + 支持直接接 2 台扩展柜,能扩容到 40 盘位,总容量可达 384TB,而且不用中断业务,接上就能用,性价比远超之前的方案。
对卫龙来说,业务连续性比什么都重要。他们用 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 将两台 RS4017xs + 组成高可用集群:一台做活动服务器,集中存储所有数据;另一台做备用无源服务器。一旦活动服务器出故障(比如误操作、硬件问题),备用服务器会自动启动,几分钟内就能恢复业务。
“这样能最大程度延长服务运行时间,再也不怕突发状况影响生产了。” 蒋经理对这套容灾方案很认可。
其实,卫龙能从传统零食企业成长为 “国民品牌”,背后不仅有产品创新(比如魔芋辣条肉粽、大辣棒、手撕鱿鱼条等新品),更有数字化转型的支撑。从 2006 年获 “河南省优质产品”,到 2010 年被评 “中国质量稳定食品品牌”,再到如今靠群晖 NAS 打通数字化管理堵点,卫龙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对 “科技先导” 的坚持。
对更多像卫龙这样的企业来说,数字化不是 “选择题” 而是 “必答题”—— 选对合适的工具(比如
群晖 NAS),就能让数据管理更高效、业务运行更稳健,这或许就是卫龙给行业的启示。
如果你的企业也有文档管理、数据容灾的难题,不妨参考卫龙的方案,向群晖专家咨询适配的解决方案~